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市集舞蹈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Fairs, Dancing at
作者: 高麗娟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舞蹈類型名稱。西歐各國在密閉式劇場未出現之前,於各大城市如倫敦、巴黎、萊比錫等地的市中心區域皆有商業市集的活動,凡市集舉行之時都吸引許多娛樂團體及商人參與盛會。在巴黎有聖赫爾曼市集(Faire de San German)、聖羅蘭市集(Faire de San Laurent)、及聖奧維迪市集(Faire de San Ovidius)等皆於特定的日子舉行盛會;在倫敦則為南沃克市集(Southwark Fair)、巴托羅謬市集(Bartholomew),其中巴托羅謬市集的五月節尤其盛況非凡,吸引約千人與會;另外,在諾丁罕(Nottingham)十月份的鵝市集(Goose Fair)也令人矚目。市集上,臨時搭建的舞台有各種劇偶表演,有技藝或遊藝性玩樂遊戲,有時有露天走索表演等。舞蹈表演亦為主軸,形式多樣,如雜耍、舞技特殊之獨舞等等。其舞蹈動作、服裝、音樂蔚為時尚,且從一個市集傳入另一個市集,無論販夫走卒、王公弟子皆受其影響。在市集上技藝超群者會有受邀入宮或於富家表演的機會。流行的娛樂活動也因此有了發表的空間,並贏得美譽,由此,人們漸漸捨棄在教堂前的市場(Market Square)表演,或修道院內神蹟劇之表演形式。
參照: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市集舞蹈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