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底抽管粒徑分析法 - 教育百科
底 | |
抽 | |
管 | |
粒 | |
徑 | |
分 | |
析 | |
法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bottom withdrawal tube method |
作者: | 顏清連 |
日期: | 2002年12月 |
出處: | 力學名詞辭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河川泥砂樣品之粒徑分析,其粒徑大於1/16公厘以上者,可用篩分析;小於1/16公厘者,則利用終極沈降速度與粒徑的關係作分析。先將泥砂樣品置放於靜止水柱中使其沈降,因粒徑愈小者沈降速度愈慢,故可由不同時間沈至底部之泥砂量以及尚在懸浮中之泥砂量之消長,求得各不同粒徑所佔之比例。此類分析方法有好幾種,其中較常使用者為底抽管粒徑分析法,此法之主要設備為一高為100公分之有底圓管,將泥砂樣品置於管中充分混合,使顆粒完全分散後自由沈降,然後每隔一段適當時間,從圓管底部附近抽取定量含砂水樣,量測其含砂乾重,並計算每一樣品之沈降距離,進而可以繪製奧丁(Oden)曲線。由此曲線求得大於某粒徑(沈降速度)之泥砂百分數(如圖所示)。採用本法須注意兩點:第一、泥砂樣品務必完全分散,以免有團塊之情況發生;第二、泥砂樣品在水中分散後之濃度必須很低,以免顆粒間互相干擾而影響沈降速度。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底抽管粒徑分析法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