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弟子規〕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方志華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弟子規〕為傳統學塾的蒙學教材;清李毓秀撰,共一卷。本書取〔論語.學而篇〕之文意:「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分為五節。第一節即開宗明義曰:「弟子規,聖人訓:首孝弟,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第二節以孝弟為主題,教導為人子女、兄弟的態度及儀節。第三節以謹信為主題,教導為人應有的風範及禮儀。第四節以泛愛眾而親仁為主題,教導各種處世的道理。第五節以行有餘力則以學文為主題,教導學習讀書、寫字的要訣。全文共一千零八十字。每三字一句,每二句一對應,內容取材自〔論語〕、〔孟子〕、〔禮記〕等,易懂易讀,學者可琅琅上口,寓生活規範之揣摩於誦讀之間,是良好的生活教育教材。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弟子規〕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