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頭換面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gǎi tóu huàn miàn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改頭換面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gǎi tóu huàn miàn |
解釋:
本指一代新人換舊人,面孔不斷變換。語本《全唐詩.卷八○六.寒山詩》:「改頭換面孔,不離舊時人。」後比喻表面上雖改變,而實質未變。《朱子語類.卷一○九.論取士》:「今人作經義,正是醉人說話。只是許多說話改頭換面,說了又說,不成文字。」《文明小史》第三四回:「拿出做八股時套襲成文的法子,改頭換面,做成若干種,也想去賣錢。」亦比喻澈底改變。如:「他出獄後決定改頭換面,重新做人。」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改頭換面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成語典
注音: | |
釋義: 指眾生在六道輪迴中不斷地改變形相而神識依舊不變。語出唐.寒山〈詩〉其二一二。後用「改頭換面」比喻形式雖改變,而實質未變。亦用於比喻一個人澈底改變,有重新做人之意。 △「改頭換尾」 |
|
典故說明:
寒山,是唐代的隱士,也是一位高僧。姓名和生卒年均不可考,因為長期隱居於天臺的寒巖,因而稱為寒山或寒山子。其詩風與早期的禪宗思想一致,蘊函深奧的哲理。在這首詩中,寒山提到輪迴的苦痛是令人害怕的。眾生在六道中轉化不休,是一片紛亂的景象,在這輪迴中,眾生一直不斷地改變外在的容貌,然而相對的內在實質,則是完全沒有改變。「改頭換面」就是直接摘自詩中的一個成語,被用來比喻形式雖然改變,然而實質卻未因而改變。亦用於比喻一個人澈底改變,有重新做人之意。
|
|
用法說明:
語義說明
比喻形式雖改變,而實質未變。&比喻一個人澈底改變,有重新做人之意。 使用類別 用在「改變外貌」的表述上。&用在「改過悔悟」的表述上。 例句
|
|
典源: 唐.寒山〈詩〉其二一二(據《全唐詩.卷八○六.寒山》引)可畏輪迴苦,往復似翻塵。蟻巡環未息,六道(1)亂紛紛。改頭換面孔,不離舊時人。速了黑暗獄,無令心性昏。
〔注解〕 (1) 六道:佛教用語。指眾生輪迴的六個路途:天道、人道、阿修羅道、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 |
|
書證:
01.唐.寒山〈詩〉其二一二:「蟻巡環未息,六道亂紛紛。改頭換面孔,不離舊時人。」(源)
02.《朱子語類.卷一○九.朱子六.論取士》:「今人作經義,正是醉人說話。只是許多說話改頭換面,說了又說,不成文字!」
03.《水滸傳》第二九回:「且教:改頭換面來尋主,剪髮齊眉去殺人。」
04.明.屠隆《曇花記》第三齣:「縱然再得人身,改頭換面,重來不識自家人。」
05.《平妖傳》第六回:「若得道之後,可往東京度取卿女,雖然改頭換面,卿亦自能認也。」
06.《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冤債原從隔世深,相逢便起殺人心。改頭換面猶相報,何況容顏儼在今?」
07.《文明小史》第三四回:「說不得花了本錢,也把那新出的教科書購辦幾種,拿出做八股時套襲成文的法子,改頭換面,做成若干種,也想去賣錢。」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成語典_改頭換面 |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
屬性: | 動 |
四縣音 |
|
海陸音 |
|
大埔音 |
|
饒平音 |
|
詔安音 |
|
南四縣 |
|
釋義:
|
|
對應華語: | 改頭換面、洗心革面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_改頭換面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