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銅鼓刷把舞 - 教育百科
銅 | |
鼓 | |
刷 | |
把 | |
舞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T´ung Ku Shua Pa Wu |
作者: | 巫允明 |
日期: | 2004年11月 |
出處: | 舞蹈辭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舞名。布依族傳統民間自娛性舞蹈。流傳於貴州省惠水、平塘、荔波、羅甸、鎮寧等縣的布依族聚居地區。也被稱為《粑糟舞》和《粑棒舞》。布依語音譯為裸弄。該舞源於古代祭祀祖先的儀式舞蹈。傳說在古代有一名雖家境貧寒,但樂於施捨助人,德高望重的老人,在他去世後的葬禮上,眾人們為懷念他而舂米做粑粑送其靈魂升天和供他在陰間受用。在這之後,這個地區連年風調雨順、人丁興旺。從此,當地人們便每年在秋季收穫之後,必跳此舞蹈,以祈求來年五穀豐登而沿襲至今。現已成為布依族人們節日的自娛性舞蹈。因作舞時舞者各持粑棒或長竹竿,敲打木槽或與對方對擊而得名。參加舞蹈者人數不限,但需男女對半。舞蹈開始以一對男子先互相對打,然後陸續加入眾人,當加入男女舞對數目相當時,便可進行橫豎排的隊列交叉、多排變換,排列出圓圈陣、四方陣、三角陣等隊形。舞蹈動作以雙腳跳躍、在各個方位用粑棒或竹竿相互敲擊或敲打木槽為主。所有的舞動均由作為指揮的銅鼓鼓點為速度、節奏的準則。整個舞蹈充滿了濃厚的生活氣息。動作粗獷、激烈,是男女青年們喜愛的娛樂活動。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銅鼓刷把舞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