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苴 - 教育百科
苴 |
|
- 部首 艸
- 部首外筆畫 5畫
- 總筆畫 9畫
- 漢語拼音 jūjǔ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jū |
解釋:
[名] 1.可結子的麻,亦稱麻的子實為「苴」。《玉篇.艸部》:「苴,麻也。」《詩經.豳風.七月》:「九月叔苴,采荼薪樗。」漢.毛亨.傳:「叔,拾也;苴,麻子也。」 2.姓。如唐代有苴那時。 [形] 粗劣、不精緻。《墨子.兼愛下》:「昔者晉文公好苴服。」 [動] 包裹。《禮記.內則》:「實棗於其腹中,編萑以苴之。」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jǔ |
解釋:
[名] 古時襯在鞋裡的草墊。《說文解字.艸部》:「苴,履中草。」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苴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
tsū
|
解釋: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_苴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ㄐㄩˇ 古時襯於鞋中草墊。《說文解字.艸部》:「苴,履中艸。」《廣韻.平聲.魚韻》:「苴,履中藉。」《漢書.卷四八.賈誼傳》:「履雖鮮不加於枕,冠雖敝不以苴履。」唐.顏師古.注:「苴者,履中之藉也。」《繹史.卷一○三上.楊朱墨翟之言上》:「當文公之時,晉國之士,大布之衣,䍧羊之裘,練帛之冠,且苴之屨,入見文公,出以踐之朝。」 ㈡ㄐㄩ 1. 可結子之麻屬,亦稱麻之子實為「苴」。《玉篇.艸部》:「苴,麻也。」《詩經.豳風.七月》:「九月叔苴,采荼薪樗。」漢.毛亨.傳:「叔,拾也;苴,麻子也。」《儀禮.喪服》:「喪服,斬衰裳,苴絰,杖,絞帶。」 2. 粗劣、不精緻。《墨子.兼愛下》:「昔者晉文公好苴服。」《莊子.讓王》:「顏闔守陋閭,苴布之衣。」 3. 包裹。《廣韻.平聲.魚韻》:「苴,苞苴。」《正字通.艸部》:「苴,包也。」《禮記.內則》:「實棗於其腹中,編萑以苴之。」元.李衎《竹譜.卷四.全徳品》:「箬竹羅生,葉大,可以苴裹。」 4. 補綴、填塞。漢.劉向《新序.卷六.刺奢》:「今民衣弊不補,履決不苴。」唐.韓愈〈進學解〉:「補苴罅漏,張皇幽眇。」 5. 姓。如唐代有苴那時。 |
|
注音: | ㈠ㄐㄩˇ ㈡ㄐㄩ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苴 |
授權資訊: |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