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救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jí jiù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急救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jí jiù |
解釋:
對病症或意外受傷的緊急救治。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急救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First Aid |
作者: | 劉淑媛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有人發生事故傷害或急症時,為減輕傷患的病痛及挽救生命,在醫護人員未到之前,所作的緊急且臨時的救護工作,統稱「急救」。 依事故傷害或急症發生的環境、受難的人數、當時的狀況,決定工作的優先順序,善用可用的人力物力,或打電話求救、或指揮交通、或維持現場等,先照顧有生命危險者而後是傷勢較輕的。進行急救工作,應把握下列兩大原則: 1.緊急原則:(1)注意現場安全;(2)保持傷患呼吸道通暢,注意呼吸道、心跳、血液循環三現象;(3)止血;(4)中毒的急救處理。 2.其他原則:(1)不要輕意移動傷患,應讓傷患坐或平躺;(2)維持現場,保護傷患免於不必要的干擾;(3)設法保持傷患正常的體溫,避免發抖或流汗;(4)昏迷者,先檢查生命現象,包括呼吸、脈搏、瞳孔大小、有無大小便失禁、肢體活動反應、膚色是否正常、有無抽筋現象;(5)尋找傷患身上的證件以通知家人,身上的卡片或手鐲可能提供些線索;(6)檢查傷患口脣處是否有汙染或灼傷、身邊有無藥丸、藥瓶等,以判斷是否發生中毒;(7)急救工作不可中斷,直至醫護人員到來,最好有第二位急救員接手,除非傷處已處理妥善,或自己精疲力竭,否則不論情況如何,救命第一;(8)召請支援時,對地點、傷害的程度、性別、年齡、人數及所需救助說明清楚,等對方掛下電話後才可將電話掛斷;(9)緊急措施:昏迷而無其他傷害者:①採復甦的臥姿;②隨時注意檢查呼吸及脈搏。嚴重傷害時:①維持呼吸道通暢;②必要時施行心肺復甦術;③止血、謹防休克;④預防續受傷害;⑤供給飲料有鎮靜作用,但對消化道受傷、需外科手術、昏迷者則不能供應任何飲料。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急救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