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教育的直接收益法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Direct Returns to Education Approach
作者: 陳麗珠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衡量教育利益的方法有三大類:簡單相關法(the simple correlation approach)、剩餘相關法(the residual approach)與教育直接收益法。教育直接收益法是針對教育為個人及社會帶來的所得收入,衡量某一階段教育造成的所得差異,藉以發現此階段教育的直接收益。
  教育的直接收益法通常使用二種方式計算:一為「年齡收入剖面圖」(ageearning profiles),一為「終身所得差額」(lifetime income differentials)。前者係將年齡為橫軸,平均收入為縱軸,畫出某一教育階層的人的終身所得趨勢曲線,比較不同教育程度畫出的曲線即可發現其直接收益差距。例如歐尼爾與賽比利(D.M. O'Neill and P. Sepielli)在〔美國的教育:1940~1983〕(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1940~7983, 1985)一書中,畫出一九七四年美國白人男性全職工作者之年齡收入剖面圖,結果發現:(1)個人收入會隨年齡而波動,(2)教育程度愈高,其剖面圖中的曲線愈高,(3)比較高中與大學教育程度者的收入,大學畢業生的收入未必比高中畢業生高(在二十四歲以前),(4)但大學畢業生一旦領先,其所得優勢便能持續到退休為止。
  教育直接收益法的另一種表示方式為終身所得差額。其計算方法為比較各年齡組不同教育程度者的所得差額,作為計算某一階段教育帶來額外所得之方法。沙查波羅(G. Psacharopoulos)在一九八一年的〔教育收益的國際比較新貌〕(Returns to Education: An Updated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文中討論此種計算方法。他認為計算終身所得差額時,衡量某一教育階段帶來額外收益的簡易方法,是求出較高一階教育程度群的年所得平均數(或中數)與較低一階的教育程度群的年所得平均數之比率,比率愈高就表示較高一階的教育帶來的直接利益愈大。莫菲與魏許(K. Murphy & F. Welch, 1989)在一九八九年研究〔大學畢業生的工資報酬〕(Wage Premiums for College Graduates: Recent Growth and Possible Explanations)論文中使用這方法計算教育的直接收益,結果發現大學畢業生與高中畢業生平均年薪的比率在一九七五至一九八○年間為一點三三,而到一九八一至一九八六年間已增至一點五四。因此可以斷定大學教育帶來的利益在一九八一年之後有增加的趨勢;不止如此,高中教育也有相同的增加趨勢。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教育的直接收益法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