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普槭海星 - 教育百科
華 | |
普 | |
槭 | |
海 | |
星 |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知識單元
簡介: 華普槭海星Astropecten vappa分布於水深0~40公尺的泥沙底質區。成體大小約10~20公分,腕長可達11公分。外形呈星形,體扁平。腕數大多為5腕,少數為6腕。腕的切面呈長方形。腕末端的端板明顯且略向上翹。背板呈小柱體狀,每個小柱體上密佈約20多個長顆粒體,中間的顆粒體較大,周圍的顆粒體較小且狹長,略呈小鈍棘狀。在乾標本,腕部的小柱體呈橫向排列,與腕的方向垂直,且腕中線(龍骨區)的小柱體排列較疏鬆。腹板僅有數塊,位於間輻區,排成一列,並不延伸到腕部。肛門在體盤中央,微微凸起,被許多略呈同心圓排列的小柱體圍繞,肛門周圍的小柱體較小。有些大個體的篩板裸露,略凹陷,篩板上有許多縱溝,有些個體的篩板則被4~5個大型的小柱體圍繞;有些小個體的篩板則完全被小柱體覆蓋,無法辨識。上、下緣板都很明顯,上緣板上密佈狹長的顆粒體,周圍及板與板之間有許多細棘;第1~4個上緣板上側有些會有一個短的錐狀棘,有些沒有(即間輻部的這些上緣板短鈍棘位於板的上緣處而非中央);從第4個上緣板開始到腕的約3/4處,上緣板的中間有一個直立的短鈍棘,但很容易脫落,腕末端的短鈍棘較小且不明顯或缺乏。下緣板上密佈許多扁短棘及少數大型扁棘,下緣板上方接近上緣板處有2-3個大型扁棘向外伸展;在乾標本中,這2-3個大棘常緊貼腕側,愈接近腕的基部這些扁棘愈扁。以底棲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標本多來自於底拖漁船,但在福建及海南島華普槭海星也生活在潮間帶。 分布於西印度群島、馬斯開里恩群島、東非及馬達加斯加、紅海、阿拉伯東南部、波斯灣、印度西部及巴基斯坦、馬爾地夫地區、錫蘭地區、孟加拉灣、印度東部、澳洲北部、菲律賓群島、日本北海道南部、本州、四國及九州、中國南部、南太平洋群島、夏威夷群島。為印度-西太平洋常見種,亦為臺灣西部及東北部海域常見種類,於南方澳、馬沙溝、彌陀等地皆有採集記錄。 |
|
知識 1: 覆瓦狀(Roof tiles like) |
|
資料來源: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_華普槭海星 | |
中文門名: | 棘皮動物門 |
紀錄類別: | 無脊椎動物棘皮知識單元 |
中文科名: | 槭海星科 |
棲所環境: | 泥質底 |
拉丁種小名: | vappa |
拉丁屬名: | Astropecten |
中文綱名: | 海星綱 |
拉丁界名: | Animalia |
拉丁科名: | Astropectinidae |
拉丁門名: | Echinodermata |
學域-大分類: | 動物-棘皮動物類 |
分布深度: | 20~50m淺海區 II |
中文界名: | 動物界 |
世界地理分布: | 斯里蘭卡 |
台灣分布地點: | 南方澳、馬沙溝、彌陀,為西部及東北部常見種 |
中文目名: | 柱體海星目 |
拉丁目名: | Paxillosida |
拉丁綱名: | Asteroidea |
授權資訊: |
授權請洽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相關業務聯絡人:謝玉鈴小姐 04-23226940*786 ling@nmns.edu.tw |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 華普槭海星 |
英文名: | Astropecten vappa |
描述: 華普槭海星Astropecten vappa分布於水深0~40公尺的泥沙底質區。成體大小約10~20公分,腕長可達11公分。外形呈星形,體扁平。腕數大多為5腕,少數為6腕。腕的切面呈長方形。腕末端的端板明顯且略向上翹。背板呈小柱體狀,每個小柱體上密佈約20多個長顆粒體,中間的顆粒體較大,周圍的顆粒體較小且狹長,略呈小鈍棘狀。在乾標本,腕部的小柱體呈橫向排列,與腕的方向垂直,且腕中線(龍骨區)的小柱體排列較疏鬆。腹板僅有數塊,位於間輻區,排成一列,並不延伸到腕部。肛門在體盤中央,微微凸起,被許多略呈同心圓排列的小柱體圍繞,肛門周圍的小柱體較小。有些大個體的篩板裸露,略凹陷,篩板上有許多縱溝,有些個體的篩板則被4~5個大型的小柱體圍繞;有些小個體的篩板則完全被小柱體覆蓋,無法辨識。上、下緣板都很明顯,上緣板上密佈狹長的顆粒體,周圍及板與板之間有許多細棘;第1~4個上緣板上側有些會有一個短的錐狀棘,有些沒有(即間輻部的這些上緣板短鈍棘位於板的上緣處而非中央);從第4個上緣板開始到腕的約3/4處,上緣板的中間有一個直立的短鈍棘,但很容易脫落,腕末端的短鈍棘較小且不明顯或缺乏。下緣板上密佈許多扁短棘及少數大型扁棘,下緣板上方接近上緣板處有2-3個大型扁棘向外伸展;在乾標本中,這2-3個大棘常緊貼腕側,愈接近腕的基部這些扁棘愈扁。 |
|
分布: 分布於西印度群島、馬斯開里恩群島、東非及馬達加斯加、紅海、阿拉伯東南部、波斯灣、印度西部及巴基斯坦、馬爾地夫地區、錫蘭地區、孟加拉灣、印度東部、澳洲北部、菲律賓群島、日本北海道南部、本州、四國及九州、中國南部、南太平洋群島、夏威夷群島。為印度-西太平洋常見種,亦為臺灣西部及東北部海域常見種類,於南方澳、馬沙溝、彌陀等地皆有採集記錄。 |
|
作者: | 李坤瑄 |
授權方式: | |
資料來源: |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