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暮 - 教育百科
ˋ
  • 部首 ㄖˋ
  • 部首外筆畫 11
  • 總筆畫 15
  • 漢語拼音
  • 發音 播放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ㄖˋㄌㄨㄛˋㄕˊㄈㄣㄖㄨˊ:「ㄇㄨˋㄙㄜˋ」、「ㄉㄢˋㄇㄨˋ」。
  2. ㄨㄢˇㄐㄧㄤㄐㄧㄝˊㄕㄨˋ˙ㄉㄜㄖㄨˊ:「ㄇㄨˋㄋㄧㄢˊ」、「ㄙㄨㄟˋㄇㄨˋ」、「ㄇㄨˋㄔㄨㄣ」。
  3. ㄊㄨㄟˊㄈㄟˋ˙ㄉㄜㄅㄨˊㄓㄣˋㄗㄨㄛˋ˙ㄉㄜㄖㄨˊ:「ㄇㄨˋㄑㄧˋㄔㄣˊㄔㄣ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暮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傍晚、太陽將落的時候。
    【例】暮靄、暮色、朝三暮四
  2. 將盡的。
    【例】暮年、暮春、天寒歲暮
  3. 衰頹的。
    【例】暮氣沉沉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暮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名]
傍晚、太陽將落的時候。如:「日暮」。唐.杜甫〈石壕吏〉詩:「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形]
1.天晚的。如:「暮煙」、「暮色」。
2.晚、將盡的。如:「暮年」、「暮春」、「天寒歲暮」。
3.衰頹的。如:「暮氣沉沉」。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暮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暮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bōo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暮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傍晚、日落時分。《說文解字.艸部》:「莫,日且冥也。」《字彙.日部》:「暮,本作莫。日在茻中,後人下又加日,是二日矣。」《史記.卷八四.屈原賈生列傳.屈原》:「進路北次兮,日昧昧其將暮。」唐.杜甫〈石壕吏〉詩:「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2.晚、遲《史記.卷八七.李斯列傳》:「今一使者來,即自殺,安知其非詐?請復請,復請而後死,未暮也。」宋.王安石〈酬王伯虎〉詩:「徂年幸未暮,此意可勤恁。」

3.末、時間將盡。如:「暮春」。三國魏.阮籍〈詠懷〉詩一七首之三:「凝霜被野草,歲暮亦云已。」《紅樓夢》第一回:「暮年之人,貧病交攻。」

注音: ㄇㄨ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暮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