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柔軟性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Flexibility
作者: 林學宜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柔軟性在體育中為健康體能的重要指標之一,因而受到運動員和關心健康的非競技運動員們廣泛的注意。以下就定義、種類、限制的因素、重要性與訓練方式等五方面說明:
  1.定義:柔軟性就是人體各關節所能伸展的動作範圍,簡單來說即柔軟性是可作任何屈、轉、彎、扭體而不使姿勢破壞的能力。
  2.種類:柔軟性基本上分成靜態和動態二種。靜態柔軟性是指在沒有肢體移動或不考慮肌肉收縮的情形下,關節在緩慢屈伸下所能移動的範圍,也就是以關節為支點運動的活動範圍,即稱為靜態柔軟性;而動態柔軟性則是指肢體移動或肌肉快速收縮的情形下,關節所能伸展的動作範圍,簡單的說即是一關節對於動作的抵抗或阻力。
  3.限制的因素:限制柔軟性的因素主要有下列幾項:(1)肌肉和肌腱;(2)骨骼結構;(3)皮膚;(4)脂肪;(5)結締組織;(6)年齡;(7)性別;(8)身體活動。
  4.重要性:缺乏柔軟性會導致動作的不協調和笨拙,易引起肌肉裂傷或姿勢不良。因此若能有良好的柔軟性,不但可提高運動成績,並能減少肌肉、肌腱受傷率,減少肌肉酸痛,且可改善下背痛。
  5.訓練的方式:柔軟性的訓練方式主要分成動性伸展、靜性伸展和本體神經肌肉促進術三種。
  (1)動性伸展:這種伸展是在伸展過程中,各關節要盡量反覆做到接近最大動作之範圍,以達到改善柔軟性的目的。
  (2)靜性伸展:靜性伸展又稱被動式或慢式伸展(passive or slow stretching),是在超負荷狀態下,緩慢地將關節附近之肌群、肌腱和韌帶伸展至最大活動範圍,並維持伸展狀態一段時間。
  (3)本體神經肌肉促進術(proprioceptive neuro-muscular facilitation):這種方法通常簡稱為PNF,最初是用來處理神經肌肉麻痺的患者;其特色是將欲伸展的肌肉先行收縮,然後改作頡頏肌(antagonist)的收縮而將欲伸展的肌肉接長。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柔軟性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