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科學概念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Scientific Concepts
作者: 林陳涌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科學概念與科學方法,經常被認為科學教育的兩個主要學習內容;科學概念主要是指科學事業的產物,代表特定科學知識的整個結構體,而不是單一的個別知識。因此科學概念就是一個確定的架構,可以用來理解或解釋外界確定或不確定的現象或事件。以科學概念為主與以科學的零散事件或事實為主的科學教育大不相同,前者強調教導基本的科學概念,用來含攝或應用到多數的科學事件或事實;後者重視對科學事件或事實的機械式記憶。而且當認知主體進行學習時,其既有的科學概念不是被動或靜態的等待新知識的加入,反而發揮主動且動態的功能指導認知主體去理解與融合新的知識。經由學習的過程,學童的既有概念可能不變也可能改變。
  學童的科學概念可分為人為概念與自然概念,前者指當代科學社群所認可的,也通常是學校教材所呈現的科學概念;後者是學童在其生長過程中,經驗外在事物所得到的科學概念。學童在觀察自然現象建構自然概念的過程,深受信念架構、既有知識、認知過程、情感、價值,甚至美學等因素的影響。因此人為概念與自然概念在內容上可能相同但經常非常不一致,而且自然概念的固著性較強且保留時間較長。研究自然概念的文獻,依其對概念的定位,將自然概念稱為前置概念、迷思概念、另有概念,或其他。使用的名稱雖有不同,但均企圖澄清與展現學童的既有概念以作為教學實施的依據。因為若未能了解學童所持的自然概念,科學教學則無法開始;無法分辨學童的自然概念與人為概念的異同,科學教學將無目標可遵循。
  對於自然概念的教學策略與目標在科學教育研究上有不同的見解。基於對學童自然科學概念的尊重與對其固著性和保留性的了解,建構主義(Constructivism)強調科學教學應營造適當的學習環境供學童的科學概念自由發展與應用。概念改變學派也認同建構主義的措施,並企圖在教學進行中修正或改變學童與現行科學概念不同的自然概念。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科學概念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