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齊氏田中鰟鮍 - 教育百科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齊氏田中鰟鮍
英文名: Paratanakia himantegus chii
描述:
背鰭2(不分枝軟條)+ 9(分枝軟條);臀鰭2(不分枝軟條)+10-11(分枝軟條);胸鰭1(不分枝軟條)+ 10(分枝軟條);腹鰭1(不分枝軟條)+ 6(分枝軟條);咽齒式 5-5;側線鱗數 35-36。體形極度側扁,呈卵圓形。頭背側於項部後方略為凹陷。吻鈍圓。口小,次下位,具鬚一對。體被中大圓鱗,側線完全。體側灰銀白色,鰓蓋後方具一黑色圓斑或不顯,體中央具有一條較窄的藍黑色縱線延伸到尾柄,然後在尾鰭中央續接一條寬的黑色縱帶。雄魚的背鰭在透明的灰黑色緣下方,另具一乳黃色至橘黃色縱紋,臀鰭由外而內分別為透明緣、黑色帶、橘紅色帶與淡黃的透明帶:雌魚顏色淡,背鰭無明顯的橘黃色縱紋。此外,雌、雄魚眼上半部的虹膜皆為灰黑色。雄魚尾柄部呈橘黃色至橘紅色,雌魚淡黃色。繁殖期時,雄魚於吻部有明顯的追星。本種魚在分類上仍有爭議,過去被視為是革條田中鰟鮍(Tanakia himantegus)的同種異名,陳&張(2005)及陳義雄(2009)認為本種為有效種,Chang et al.(2009)再做分子生物學研究後,認為提升至亞種(Tanakia himantegus chii)比較適宜,並懷疑本種可能是入侵種,藉以區別原生種(Tanakia himantegus himantegus)。本種魚與革條田中鰟鮍的區別,在幼、雌魚方面不易鑑別,在雄魚方面可由以下兩點來區別:(一.)背鰭具有明顯的乳黃色至橘黃色縱紋(vs. 沒有明顯的乳黃色至橘黃色縱紋);(二.)眼上半部的虹膜為灰黑色(vs. 眼上半部的虹膜為鮮紅色)。陳等(2012)認為此種魚的分類仍有爭議,暫時以黃鰭石鮒(Tanakia sp.)為名。( 林沛立編寫 2013/01)
分布:
分布於臺灣及中國大陸。臺灣目前發現於中、北部地區的平原河川,水渠、湖塘等棲地。
作者: 臺灣魚類資料庫
授權方式: 創用CC
資料來源: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