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邊疆民族教育異地辦學(大陸地區) - 教育百科
邊 | |
疆 | |
民 | |
族 | |
教 | |
育 | |
異 | |
地 | |
辦 | |
學 | |
( | |
大 | |
陸 | |
地 | |
區 | |
)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 蕭淑敏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邊疆民族教育異地辦學是指大陸地區由政府幫助,內地省、市支援,在內地條件較好的地方為邊疆少數民族舉辦學校和教學班。這是中國大陸地區民族教育的一種辦學形式,用以培養邊疆各民族學生。一九五○年代以來,邊疆民族教育異地辦學逐步形成一套完整的教育體系。 一九五一年根據〔培養少數民族幹部試行方案〕和〔籌辦中央民族學院試行方案〕的規定,創辦中央民族學院等培養少數民族幹部和專門技術人才的高等院校。現在全大陸地區共有民族學院(大學)十四所,大都發展成多學科的綜合性高等院校,是邊疆少數民族各類專門人才的重要培養基地。從一九八○年起,在各級各類學校中專門設立民族班。高等院校民族班,大多是預科,經一兩年補習,升入本校本科學習專業;中等專業學校民族班,專門招收少數民族學生,實行定向招生,定向分配;中、小學民族班,是為解決尚不具備條件設立民族中、小學的地方少數民族子女求學問題,在重點中、小學所設立的班,專門招收少數民族學生。其中有專門為某一個少數民族設立的民族班,也有專門為少數民族女童設立的女童班。此外還舉辦某一地區或民族的幹部培訓班和專業短訓班,如六十年代中央政法幹校的西藏班、新疆班;七十年代中央黨校開設新疆班;八十年代中央黨校開設西藏班和少數民族對外經濟工作短訓班,一九八九年中央民族學院開設新疆少數民族扶貧班等。 大陸政府對西藏自治區的民族教育異地辦學實行特殊政策,從一九八五年開始,在內地十六省市創辦西藏初中班,在北京、天津、成都各達一所培養高中階段學生的西藏中學,到一九九五年為止,從西藏自治區內招收十批共一萬三千名小學畢業生。目前在內地學習的有初中預科、初中、高中、中師、大專、中專、本科等各級各類在校生近一萬一千人,這些學生分布在全國二十六個省、市、自治區的一百四十餘所省、部屬學校和普通中學。從一九九二年開始到一九九五年已有二千餘名各類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返回西藏。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邊疆民族教育異地辦學(大陸地區)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