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波昂芭蕾舞團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Bonn Ballet
作者: 尹曼娜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舞團。1950年成立於德國波昂,由畢拉多(Boris Pilato)擔任總監,其後是路易帕特(Maccel Luitpart)與維克(Marianne Wieck)。1961年在林德內(Erika Lindner)領導之下與波昂市立歌劇院簽下演出合約。1962-1969年由鄔班尼(Guiseppe Urbani)接任總監,舞團由十八位舞者增加為二十四位,1970-1973年「波昂歌劇院芭蕾舞團」在Lothar Hofgen領導之下擴編至二十八位舞者,1973年Ottavio Cintolesi成為舞團總監。1973年辛拓勒席(Ottavio Cintolesi)將舞團擴編至三十位舞者,在他領導之下,世界知名的編舞家紛紛應邀至舞團客席,包括了 Alfred Rodriquez、Michel Descombey以及Milko Sparemblek。1978-1981年舞團由Dragutin Boldin領導,縮減為十八位舞者,他的目標是使舞團成為現代「舞蹈劇場」(Danztheatre)。1981年尚.克勞德萊柏(Jean Claude Riber)擔任舞團總監。1988年以後,舞團芭蕾總監由匈牙利的尤里.瓦摩斯(Youri Vamos)擔任,他以「讓古典新生」聞名,擅於賦予古典作品新生命,並創作了許多成功舞碼,如《Lucidor》、《Theseus and Ariadne》、《帕格尼尼狂想曲》(Rhapsodie E)、《布蘭詩歌》(Carmina Burana)以及《萬夫莫敵》(Spartacus),還有完全嶄新的《胡桃鉗》(Nutcracker)。1991年由瑞士知名編舞者(前巴塞爾芭蕾舞團藝術總監)漢茲.史波利先生(Heinz Sporli)擔任該團藝術指導,由於舞團歷史悠久,且曾接受多位知名編舞家指導,因此該團舞碼豐富多樣,從古典、新古典到現代舞都有,如《羅密歐與茱麗葉》、《天鵝湖》、《吉賽兒》、《睡美人》、《灰姑娘》、《火鳥》、《蝴蝶》(Schmetter-linge)、《帕格尼尼狂想曲》、《布蘭詩歌》、《另一面》、《萬夫莫敵》、《胡桃鉗》、《紅與黑》(Le rouge et le noir)等作品。
參照:
第五屆傳大國際藝術節1990年。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波昂芭蕾舞團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