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魏泰默爾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Wertheimer,Max
作者: 何東墀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魏泰默爾(1880~1943)為德國心理學家,與柯夫卡(K. Koffka, 1886~1914)及柯勒(W. Köhler, 1887~1967)同為格式塔心理學(Gestalt psychology)的創始人。少年時代他喜歡演奏小提琴,譜寫樂曲,似乎立志成為一位音樂家。後來他在主張格式塔心理學時,也舉音樂的旋律為例,說明旋律是個有結構的整體,超過組成旋律的全部音符。一九○四年獲維爾茨堡大學哲學博士。在博士論文中,他製作了一種供客觀研究作證用的測謊器,並設計一種語詞聯想法。後來他任教於法蘭克福大學及柏林的腓特烈.威廉大學。一九二二年與人合辦〔心理學研究〕(Psychologische Forschung)雜誌,宣揚格式塔心理學。一九二九年回到法蘭克福大學出任心理學教授,指導社會心理學及實驗心理學的研究,並舉辦邏輯和數學的研習班。他認為當時教育體系所主張的傳統邏輯理論和聯結學說阻礙了大多數兒童的創造性思考,而組合和重組這類解決問題的方法,是把問題看作整體結構來思考。這是過去在邏輯上沒有受到承認,但卻是人類思考的重要方法。雖然他的許多研究以知覺為對象,但格式塔學派很快便擴展到心理學的其他領域。他強調動態分析和整體結構中各要素間的聯繫,以總體優於其他部分的總和的概念為基本理論。一九三三年他因反對希特勒而移民美國任教。晚年他熱衷於心理學與社會倫理學問題的研究,著有〔有為的思考〕(Productive Thinking)於其歿後二年(1945)出版。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魏泰默爾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