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創造性思考 - 教育百科
ˋ
ˋ
ˋ
ˇ
chuàng zào xìng sī kǎo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chuàng zào xìng sī kǎo
解釋:
對問題之思考,不受固定方向與範圍的封限,能以變通、獨特、敏銳的方式,突破已知,妙悟新解。也稱為「擴散性思考」。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創造性思考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Creative Thinking
作者: 張文華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創造性思考是指運用一種發散(divergent)或開放性(open-ended)的思考方式,具適應性(flexibility)及原創性(originality)地以新奇的解決方式來解決問題的心理過程。由於缺乏公認的定義,一般都是由結果、過程、或主觀的體驗來定義創造性思考。隨著定義的不同,用來評定創造思考能力的方式也不同。最常見的評定方式,是由學習成就來進行。另外,有時也有一些評定精神測量的工具,如陶倫斯創造思考測驗(Torrance Tests of Creative Thinking)來評定。
  對創造性思考的概念,因不同學派的理論而有不同的想法。聯結論者(associationists)認為創思只是將相關連的組成分重新組合,被組合的成分間彼此的關連越低,組合的過程或成果就越具創造性。完形(Gestalt)學家則認為創思就是經由特殊的解決方式,來減低因問題情境的不穩定結構所帶來的張力。
  有的研究結果顯示,一個人的創造力與智力並無絕對相關性。這或許是由於已發展出的智力測試工具,並未測試到受試者進行創造思考時所需的能力。因此有的學者認為一個人的潛力,應包括此人的智力商數(IQ)和創造力,而非只考慮智力商數。在以往,由於學校教育並未重視培育具創造力的學生,有時還會壓抑學生的創造力,因此在學校學業成績通常不代表學生的創思能力。著名的例子如科學家愛因斯坦(A. Einstein)。因為缺乏評定創思能力的標準,通常是利用測定發散思考能力(divergent thinking ability)的測驗,來評估兒童創思能力的發展情形。但並無充分證據顯示,有優異的發散思考能力的人,也一定較具創思能力。一般而言,具創思能力者,通常在認知方面顯示出喜好複雜、能獨立判斷、願意冒險、及有反抗群體壓力的特性。
  創造性思考不一定只是指一閃而過的靈感。在創造過程中,至少包括下面幾個階段:(1)準備(preparation):這是專心致力於解決問題的階段。研究者盡力嘗試所有他能想到的方法,但結果通常是徒勞無功而暫停努力;(2)沉思(incubation):研究者轉移注意力至其他事物。此階段為期長短,因人而異;(3)啟迪(illumination):研究者不知何以,忽然得到新想法、正確的答案或關聯;(4)求證(verification):研究者在實際運用中測試想法,或精緻化想法。
  由於時代背景不同,及對科學探究過程的重新界定,在科學教育中,也逐漸重視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創造、直觀等能力。但是如何在課程中兼容並蓄對創思能力的訓練,及對科學知識、科學技能的學習,是一大難題。有人建議由教材內容、方法著手,另外有人主張教授與創思相關的課程。但這兩方面都尚無足夠研究證據,可證明其優越性。
  幾種教師可用以刺激創思能力的策略如下:(1)設計讓學生可充分思考如何進行探究的情境、任務;(2)接受學生的想法,讓學生有安全感,敢於表達;(3)問開放性的問題,並預期及接受不同的想法;(4)給學生充分的時間進行試驗,探討不同想法;(5)鼓勵學生善用草稿紙來記錄構想;(6)腦力激盪、刺激思考、彙集意見;(7)鼓勵學生整合群體的想法,而非擇一而行。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創造性思考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