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指涉不明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Referential Opacity
作者: 賈馥茗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在語言文中常常用另一個說法代替原本應用的辭或語句,所用的代替辭句成為「參照」辭句,以致反不如直接用原來辭句明白確當,生出「指涉不明」之弊,而致指引不明。如說「數目九大於七」是正確說法。若說「七加二大於七」自然還是正確,但用「七加二」代替「九」已經有「辭費」之嫌。至於說「太陽系行星數大於七」,以「太陽系行星數」取代「九」,雖結果仍然無誤,但其先在條件是「必須知道太陽系有九大行星」,才能明白所指的是「九」,否則這類指示或參照,將陷對方於無法把握要旨的困境,殊失語言文字的本意,應該避免。因為語言文字的功用,就在於明白表達說者或作者的意思或觀念。不能做到「辭達」者,其由於知識不足,或應用文字技巧欠佳者尚可諒解;倘有意故作文字遊戲,用曖昧不明的說法陷人於困惑,使人顯得無知或愚蠢,以反證自己的智巧,不但居心不可取,自己也犯了文字和邏輯的錯誤。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指涉不明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