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漚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òu
解釋:
  1. 長時間浸漬著。
    【例】漚麻
注音:
漢語拼音: ōu
解釋:
  1. 水泡。
    【例】浮漚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漚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òu
解釋:
[動]
1.在水中長時間的浸泡。《說文解字.水部》:「漚,久漬也。」《詩經.陳風.東門之池》:「東門之池,可以漚麻。」
2.長時間溼溽著。如:「汗漚得很難受。」
注音:
漢語拼音: ōu
解釋:
[名]
1.水泡。如:「浮漚」。唐.白居易〈想東遊五十韻〉:「幻世春來夢,浮生水上漚。」
2.水鳥。通「鷗」。《列子.黃帝》:「海上之人有好漚鳥者,每旦之海上,從漚鳥游。」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漚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漚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au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 把東西放在水中做長時間的浸泡。
  2. [[動] ] 堆積成一堆使腐爛。
  3. [[動] ] 賭客將手邊剩餘的錢全部押注,企圖翻本。
音讀: àu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形] ] 蔬果腐爛或是不新鮮、有臭味。多用來形容爛的、不好的、卑劣的人事物。
音讀: áu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漚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