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持久性物質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Persistent Substance
日期: 2002年2月
出處: 環境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化學穩定性強、難分解轉化,在環境中不易消失,能長時間滯留的化學物質。如重金屬汙染物、有機氯農藥和高分子聚合物等。通常用汙染物在環境中消失一定百分率所需的時間作為判斷其持久性的指標,如消失50%所需的時間,稱為半衰期(T1/2),多氯聯苯 (PCBs)的半衰期為10至15年。各種農藥由於化學性質、結構、及土壤的礦物質組成、狀況皆不同,農藥殘留土壤中的半衰期亦有所不同。如含鉛、汞、銅和砷的農藥其半衰期為 10至30年,有機氯農藥為2至4年,因此被稱為持久性農藥。滴滴涕(DDT)的持久期可達幾年至幾十年,因此造成全球性的汙染,雖然部分能分解為 DDD和DDE,但其毒性與滴滴涕相同或更大。持久性化學物質,會通過食物鏈的傳遞作用,產生生物累積和生物放大作用,導致生物體和人體的長期慢性中毒。為此,目前有人致力於研究以非持久性化學物質來代替或改進持久性化學物質,特別是在研究新農藥方面。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持久性物質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