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猴祭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Hou Chi
作者: 張麗珠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儀式。猴祭(Mangayan gayau)是臺灣原住民卑南族(puyma)重要的傳統祭儀。卑南族分佈於台東緊西北地區,族區大約分為卑南社群和知本社群。猴祭屬男子祭典儀式,依年齡分為兩階級:一為少年猴祭(Vasiva)該字義為新年即將到來之意,二、為成年人大狩獵祭(Magajao)。早期猴祭於十月底十一月初芒草花開時進行,由祭司卜卦行儀日期,決定後長老開始指導年齡十三到十八歲的少年男子搭建他們的少年會所(Takoban),然後他們得離家住入會所接受進階為青年的各種訓練;包括接受少年階級中年長者以竹棒為戒尺的「苔臀」、遵守誡律之訓戒、守禮節、了解禁忌、神話與傳說、及膽量、體能耐力等訓練,十八歲時得正式成為青年會所成員(是永久聚會所,為成年男子活動場所),再接受更嚴格訓練,包括狩獵技,生活必備器物製作技能等,使真正成為卑南成年男子。如今會所制度淪失,僅於猴祭慶典前作數日象徵性的會所訓練。猴祭日期於每年元旦舉行,女性不能進出會所。過去該項祭儀是祭敵人首級,後經清朝禁止改為祭生猴。日據時代被規定以草編猴製品代替真猴。儀式當日猴檻抬出至凱旋門,將猴放出,先受剌再受射殺,當少年們行動完畢即奔回會所接受喝酒之獎賞以為榮耀。儀式完畢所有猴物皆丟棄於部落外以除污穢。晚間開始營火進行歌舞,女子在此階段即可加入活動,直到成年組男子狩獵歸來為止,在猴祭儀式過程中,對於當年家有親人喪亡者,長老得帶領父母俱存之少年到喪家安慰,並引他們參加猴祭儀式。大家共同行祭告祖靈儀式,並唱告慰歌曲,最後大家喊三聲「嘿呀 ── 呼」結束儀式,再唱起歡樂歌曲。翌日新年慶祝新年歌舞,由長老領頭,大家再開始跳舞;舞步與阿美族、排彎族之基本舞步相似者甚多,如右足前踏一步,左足交叉於後踏一步,右足再後踏一步左足併上,四拍一組合移動等。
參照:
呂炳川著《臺灣土著族音樂》民國七十一年、光華畫報雜誌編輯部著《臺灣原住民文化 》民國八十六年。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猴祭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