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獨角秀 - 教育百科
獨 | |
角 | |
秀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Tu Chiao Hsiu |
作者: | 霍德華 |
日期: | 2004年11月 |
出處: | 舞蹈辭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舞名。 佬族民間舞蹈。流傳於廣西的羅城等地 佬族聚居區。又名《獨角獅》,因獅頭嵌滿閃閃發光的麟鏡,正中凸起一個獅角而得名。是《獅舞》中的一種。 佬族群眾以舞獅作為人丁興旺、豐收吉祥的象徵,故人人愛好舞獅,各個村寨都有舞獅隊。舞獅一般都在春節期間,大年初二開始,舞獅隊到各家拜年,祝賀新春。《獨角秀》是由二人扮獅表演,另有四人分別扮成土地、將軍、猴三、小鬼等角色與獅共舞。該舞有四段:一、進堂:獨角秀上場獨舞,向四方觀眾,各拜一次。二、潔身:獨角秀做淨腳、舔身、覓食等動作。三、行當表演:四個演員分別戴土地、將軍、猴三、小鬼面具上場,先鑽入獨角秀腹下,然後各自分別出場,邊歌邊舞,舞畢退場。四、武術表演:有一人單獨表演、二人徒手對打、器械對打等。最後搭三、四層的疊羅漢,獨角秀登至最上層向觀眾拜年,致謝!該舞動作近似拳術,其動律特點是左右出胯、半蹲甩手,動作靈敏灑脫。音樂節奏感很強。伴奏樂器主要有:大鼓、大鑼、大鐃等打擊樂,節奏多為2/4 拍。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獨角秀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