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男童的博雅教育〕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On the Liberal Education of Boys]
作者: 徐宗林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男童的博雅教育〕是十六世紀西方著名人文教育家伊拉斯慕士(Desiderius Erasmus, l466~1536)的一本重要著作;是為克里維斯(Cleves)地方一位公爵兒子的教育問題所寫的。這本書完整地陳述了伊拉斯慕士個人的博雅教育見解;伊拉斯慕士在書中敦促家長要盡早地給兒童實施教育,勸勉家長在教導兒童學習讀、寫、算、繪畫時,千萬不要以打罵方式作為兒章學習的誘力,而是要以遊戲、說故事的方式激勵兒童學習。〔聖經〕教材、古典語文及古典名著都應該列入兒童後期的教育內容。伊拉斯慕士建議早期的教學,可由母親擔任;後期的教育則可由父親或富有教學經驗的家庭教師擔任。伊拉斯慕士以為一位兒童的教育能否順利成功,往往取決於三個基本的要素。其一是本性:認為兒童天賦資質是教育的潛能,教育不能忽視兒童的本性。其二是訓練:教學與指導的應用,需要利用訓練為之。其三是實踐:來自天賦的能力,經過訓練後,就看實踐的功夫了。此外,伊拉斯慕士認為教育需要兼顧個性的發展及社會的理想;他要求政治人物及教會人士應該重視人們的教育,呼籲各主政者像組織軍隊一樣,去組織人民的教育。伊拉斯慕士在當時被譽為學者的學者,故其教育思想的影響力實至為廣泛。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男童的博雅教育〕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