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鷊 - 教育百科
鷊 |
|
- 部首 鳥
- 部首外筆畫 10畫
- 總筆畫 21畫
- 漢語拼音 yì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yì |
解釋:
[名] 雞形目吐綬雞科兩種鳥類的統稱。俗稱為「火雞」。體高三尺餘。羽色隨品種而異,頭部有瘤疣。雄者喉下垂紅色肉瓣,會發出咕嘍的聲音。今臺灣及大陸地區閩、粵等省多飼以供肉食用。也稱為「吐綬雞」。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鷊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雞形目吐綬雞科兩種鳥類之統稱。體高三尺餘。羽色隨品種而異,頭部有瘤疣。雄者喉下垂紅色肉瓣,可發出咕嘍之聲。今多飼以供肉食用。《說文解字.鳥部》:「鶃,鳥也。……鷊,鶃或从鬲。」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卷四八.禽之二.鷩雉》:「鷩與鷊同名錦鷄,鷊文在綬而鷩文在身,以此為異,大抵皆雉屬也。」清.毛奇齡〈醉公子.杏園初試酒〉詞:「綬絲如鷊子,翠帢團團刺。」亦稱為「火雞」、「吐綬雞」。 2. 草名,綬草。《詩經.陳風.防有鵲巢》:「中唐有甓,卭有旨鷊。」漢.毛亨.傳:「鷊,綬草也。」《爾雅.釋草》:「虉,綬」晉.郭璞.注:「小草有雜色似綬。」 |
|
注音: | ㄧˋ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鷊 |
授權資訊: |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