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痲 - 教育百科
痲 |
|
- 部首 疒
- 部首外筆畫 8畫
- 總筆畫 13畫
- 漢語拼音 má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 |
解釋:
痲瘋病:由痲瘋桿菌所引起的慢性傳染病。為接觸傳染,潛伏期很長,常侵犯皮膚黏膜及末梢神經,引起浮腫、喪失知覺、脫色等症狀。神經嚴重受損者,則會引起癱瘓,甚至造成手指、腳指向內彎曲。早期治療,可防止殘障或其他機能性障礙。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痲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má |
解釋:
[名] 參見「痲瘋」條。 [形] 因出天花所留下瘢痕的。通「麻」。如:「痲子」。 [動] 知覺喪失或變得遲鈍。通「麻」。如:「痲木」、「痲醉」。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痲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
muâ
|
解釋: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_痲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知覺喪失或局部不靈。通「麻」。如:「痲木」、「痲醉」。 2. 皮膚表面粗糙有斑點。如:「痲疹」。清.趙學敏《本草綱目拾遺.石部.卷二.玉田沙》:「(玉田沙)夏月發麻疹,用之良。」《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六○回:「那潮州人便道:『這痲瘋是我們廣東人有的,我何必諱他。但是他何以誣蔑起我閤府人來?』」清.范寅《越諺.卷中.痲子》:「痲子,面有痘疤點。」 |
|
注音: | ㄇㄚˊ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痲 |
授權資訊: |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