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銅鈸 - 教育百科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tóng bá |
解釋:
樂器名。也稱鈸。參見「鈸」條。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銅鈸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Cymbals |
作者: | 李小華 |
日期: | 2004年11月 |
出處: | 舞蹈辭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樂器。銅鈸是由兩面寬邊中凹圓碟形的銅片所製成,他是沒有音準的敲擊樂器,大概來自小亞細亞、印度和西藏一帶,這些地區的祭典舞蹈常用鈸伴舞,舞者把小鈸(Finger Cymbals)套在手指上,邊奏邊舞。印尼甘美朗(Gamelan)音樂的鈸形狀較厚而小。中世紀時鈸從亞洲傳至歐洲,今日管絃樂團用的鈸大而重,演奏時用手拿鈸,上下垂直式互擊,有時亦用鼓槌敲擊。爵士樂之鈸是裝置在一個有踏板的架子上,用腳控制。二十世紀作曲家,不斷在探討鈸的音色及打擊法,用鐵絲刷、銅線、銅幣、指甲或琴弓去敲打鈸,使其發出不同的音色,製造出新的聲音效果。 |
|
參照: 王沛倫《音樂辭典》民國六十二年、康謳主編《大陸音樂辭典》民國六十九年、Don Michael Randel Ed.《The New Harvard Dictionary of Music》1986.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銅鈸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