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睆 - 教育百科
ˇ
  • 部首 ㄇㄨˋ
  • 部首外筆畫 7
  • 總筆畫 12
  • 漢語拼音 huǎn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huǎn
解釋:
[形]
1.眼睛突出的樣子。《玉篇.目部》:「睆,出目貌。」唐.東方虬〈蟾蜍賦〉:「爾其文章,睆目、銳頭、皤腹,本無牙齒之用,寧懼鷹鸇之逐。」
2.明亮。《禮記.檀弓上》:「華而睆,大夫之簀與?」
3.堅實。《詩經.小雅.杕杜》:「有杕之杜,有睆其實。」漢.鄭玄.箋:「睆,實貌。」
4.美好。唐.劉禹錫〈汴州鄭門新亭記〉:「簾鑪茵帟,文椸睆榻,儲以應猝,周用而宜。」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睆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雙眼突出。《玉篇.目部》:「睆,出目皃(貌)。」唐.東方虯〈蟾蜍賦〉:「其文章,睆目、銳頭、皤腹,本無牙齒之用,寧懼鷹鸇之逐。」

2. 視。《集韻.平聲.山韻》:「睆,睆睆,窮視皃(貌)。」《莊子.天地》:「內支盈於柴柵,外重纆繳,睆睆然在纆繳之中,而自以為得。」晉.陸機〈擬迢迢牽牛星〉詩:「跂彼無良緣,睆焉不得度。」

3. 明亮。《詩經.小雅.大東》:「睆彼牽牛,不以服箱。」漢.鄭玄.箋:「睆,明星貌。」《禮記.檀弓上》:「華而睆,大夫之簀與?」

4. 堅實。《詩經.小雅.杕杜》:「有杕之杜,有睆其實。」漢.鄭玄.箋:「睆,實貌。」

5. 美好。唐.劉禹錫〈汴州鄭門新亭記〉:「簾鑪茵帟,文椸睆榻,儲以應猝,周用而宜。」明.錢繼章〈浣溪沙.睡損眉黃澹未添〉詞:「柳外疏鶯聲睍睆,竹邊歸燕語呢喃。」

注音: ㄏㄨㄢˇ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睆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