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認知失調(論) - 教育百科
調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Cognitive Dissonance (Theory)
作者: 鄭芬蘭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認知失調論由美國心理學家范士庭(L. Festinger)所提出,是解釋心理平衡的理論之一;該理論的要點為:個體有保持心理平衡的傾向。在大部分的情況下,內在的認知與外在的行為和諧一致,但是當兩者不一致時即失去平衡,使個體覺得緊張,因此產生欲行恢復平衡的內在動機。另一種情形是,對同一事物有兩種以上的認知,而這些認知之間彼此有矛盾,致使個體認知上產生衝突而引發心理失衡現象。故認知失調具有動機作用,同時也是近代社會心理學家用來解釋態度改變的重要理論。
  認知失調論在社會心理學的應用上主要有兩種典型:(1)決策後的認知失調:個體經常需要在多種選擇中做決定,在決定之後,也許會發現所選擇的事物有缺點,未被選擇的事物反而有優點,如此便會產生認知失調;此時個體會改變其認知,以減少失調,如對所選擇的給予較多正向的評估,對未選擇的則給予較少的評估或降低喜歡的程度,如此便可以減少認知失調;(2)行為與態度相矛盾的認知失調:當個體所持認知信念與所表現的行為不一致時,心裡會產生失調,如個體認為抽煙有害身體,但工作壓力大時又忍不住要抽煙,認知與行為相互矛盾,便是認知失調現象。於是個體很可能改變對抽煙的認知,自己開始認為「其實偶爾抽抽,並無多大害處」,然後繼續抽下去;或是改變抽煙行為,從此不再抽煙,以免危害身體健康。
  在范士庭的認知失調論裡,認知涵蓋一個人的思想、觀念、價值觀、態度、行為等等。在廣告心理學的應用,也經常使用各種五花八門的宣傳方式,打動消費者,用認知失調改變態度而達到產品促銷的效果。故認知失調論在研究社會行為與態度改變上,很受重視。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認知失調(論)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