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共產主義社會與教育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Communist Societies and Education
作者: 沈姍姍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共產主義」(communism)與「社會主義」(socialism)是兩個常常為人交互使用的名辭,以致迄今有時仍無明確分界。唯馬克斯(K. Marx)、恩格斯(F. Engels)、列寧(V.I. Lenin)與其他共產主義者則自認為「共產主義」是自十九世紀以來的「社會主義」發展的最高階段。
  共產主義的經濟制度,是指國家擁有並控制生產工具與模式、集體從事經濟決策,以及由少數決策精英(planning elites)決定資源分配。在此制度下,中央的經濟計畫往往決定了生產、投資及分配,個人不能擁有任何資源,只能被分派職業與消費物品。然而純粹的共產主義(或社會主義)經濟制度未曾真正存在過,如今所稱的「共產主義」社會,即以國家擁有生產工具(means of production)與中央計畫經濟為特徵。
  在共產主義社會裡教育亦為整體經濟計畫的一部分,教育目的是在「無階級社會」(classless society)裡追求集體的成就,而非為個人之自我實現。雖然每個學生都有相同選修課程的機會,但為避免教育資源的浪費,對於其有特殊資質與能力的學生,則採行另外的管道發掘與培育。此外,各個階段的教育須配合中央計畫而重視協調的功能。每個階段教育均為免費,但高等教育則僅有條件地提供給能力強且政治忠誠度高的學生。
  共產主義相當重視教育的工具性價值,國家人才培育計畫往往取決於專業人員或職業技能之需求,因而就學機會與教育選擇(educational selection)在共產主義社會裡便不似資本主義社會般開放。
  此外,教育中明顯的強調共產主義意識形態,以便從小就培育學生成為「共產主義者」(communist man),以奉行共產主義為榮。連帶的道德教育也被用以符應此種意識形態。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共產主義社會與教育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