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教學、科研、生產三結合(大陸地區)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王厥軒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教學、科研、生產三結合係大陸地區高等院校把大學生參加科學研究、生產勞動實踐與教學活動結合起來的一項措施。
  一九五八年大陸展開教育改革運動,提出了教學、科研和生產相結合。其主旨使學生建立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結合之觀念,理論聯繫實際之訓練,從而成為既有專業理論,又了解社會生產實際,並掌握一定生產技能之有用人才。初期具體做法是:大學組織學生到工廠、農場或農村參加生產勞動,根據專業性質與特點選擇生產勞動之類型與方式,使生產勞動與專業教學盡可能地結合。亦有到科學研究機構,組織學生完成一定的科學研究任務,使之在教學和生產勞動中給予一些科學研究訓練。這一時期做法上的欠缺是沒有以教學為中心,生產勞動時間過多,不同年級、不同專業之間缺少層次。
  自一九八○年代至一九九○年代,三結合有長足進展。一般在大學校園周圍(亦有花大學校園內)建立若干研究機構,或與高新技術企業和科學研究機構合作,由企業向大學和研究機構提供資金、設備,並派技術人員為大學生講課。大學生和科學研究機構則依據企業之需要進行科學研究,並向企業提供研究成果,使之轉化到生產中。學校則利用科學研究成果之收入充實和改進自身。這類教學、科研、生產之三結合,在大陸地區高校已普遍推行,對於解決高校教育經費之不足,提高教育品質和教育經濟效益而言,無疑是一種好主張。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教學、科研、生產三結合(大陸地區)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