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析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ㄐㄧㄝˇㄕˋㄖㄨˊ:「ㄒㄧㄧˋ」、「ㄒㄧㄧˊ」、「ㄆㄡˇㄒㄧ」、「ㄈㄣㄒㄧ」。
  2. ㄈㄣㄌㄧˊㄈㄣㄎㄞㄖㄨˊ:「ㄈㄣㄅㄥㄌㄧˊㄒㄧ」。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剖開、劈破。
    【例】析薪、剖心析肝
  2. 分開、離散。
    【例】離析、乖析
  3. 解釋、辨釋。
    【例】析義、析疑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析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動]
1.剖開、劈開。《詩經.齊風.南山》:「析薪如之何?匪斧不克。」《文選.鄒陽.獄中上書自明》:「剖心析肝相信,豈移於浮辭哉?」
2.分開、離散。如:「分崩離析」、「條分縷析」。《漢書.卷三○.藝文志》:「五經乖析,儒學寖衰。」《文選.王讚.雜詩》:「胡寧久分析,靡靡忽至今。」
3.解釋、辨釋。如:「解析」、「辨析」、「析疑」。晉.陶淵明〈移居〉詩二首之二:「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析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析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sik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析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劈開木頭。《說文解字.木部》:「析,破木也。」《詩經.齊風.南山》:「析薪如之何?匪斧不克。」漢.王充《論衡.量知》:「斷木為槧,析之為板,力加刮削,乃成奏牘。」

2. 剖開。漢.鄒陽〈獄中上書自明〉:「兩主二臣,剖心析肝相信,豈移於浮辭哉?」唐.韓愈〈陪杜侍御遊湘西兩寺獨宿有題一首因獻楊常侍〉詩:「剖竹走泉源,開廊架崖广。」

3. 分開、離散。如:「分崩離析」。《漢書.卷三○.藝文志》:「五經乖析,儒學寖衰。」晉.王讚〈雜詩〉:「胡寧久分析,靡靡忽至今。」

4. 分割、裂解。《史記.卷四○.楚世家》:「城中食盡,易子而食,析骨而炊。」宋.蘇舜欽〈論五事〉:「貪婪者則啗利以制之,然後析律舞文,鬻獄市令,上下其手,輕重厥刑。」

5. 解除。東周戰國.宋玉〈風賦〉:「清清泠泠,愈病析酲。」《漢書.卷二二.禮樂志》:「百末旨酒布蘭生,泰尊柘漿析朝酲。」

6. 解析、辨釋。晉.陶淵明〈移居〉詩二首之二:「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劉知遠諸宮調.第一二》:「三娘離席,今告諸親,聽奴分析。」

7. 姓。《通志.卷二七.氏族略三》:「析氏,衛公族,大夫析朱鉏之後也。朱鉏公子黑背之孫。以王父字為氏。齊有大夫析歸父。」

注音: ㄒㄧ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析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