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耶克,瑪茲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Ek, Mats (1945-)
作者: 李小華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人名。瑞典舞蹈家、編舞家、導演、舞團指導。生於瑞典Malmö。其母為名舞蹈家比爾給.卡爾保(Birgit Cullberg),父親為安德斯.耶克(Anders Ek)是一位演員。他十七歲便成為舞者,後來改讀戲劇。1966年在斯德哥爾摩(Stockholm)「Marionet劇院」導演日本能劇《Kagekiyo》。1967年推出布克納(Georg Buchner)的沃薩克(Wozzeck)。1969年進入「皇家劇院」成為名導演柏格曼(Ingmar Bergman)的助手。1973年重返舞壇,加入其母的「卡爾保芭蕾舞團」。1976年開始編舞,1981-1982加入「荷蘭舞蹈劇場」(Netherlands Dance Theatre),1982年耶克擔任「卡爾保芭蕾舞團」副藝術指導。1993年他離開 該團,成為獨立藝術家,接受不同的舞團委託編舞,同時並與「Young Klara劇院」合作,大膽地推出用演員來跳舞、用舞者來演戲的實驗劇。1995年,他再度為「卡爾保芭蕾舞團」編舞,同時在電視上發表作品。耶克的戲劇背景使得他的舞蹈有著極為強烈的表現力,他喜歡用批判和諷刺的手法,來表達對社會不公、殖民主義、種族歧視和家庭問題提出控訴。他也常與具有素人風格的畫家艾克曼(Marie-Louise Ekman)合作,在燈光、道具、服裝的設計和安排上極為精細和巧妙。重要作品:《Kalfaktorn, 1976》、《聖.喬治與龍》(Saint George and the Dragon, 1976)、《Soweto, 1977》、《貝爾娜達》(Bernarda, 1978)、《青春的回憶》(Memories of Youth, 1982)、《康和阿貝爾》(Cain and Abel, 1982)、《吉賽爾》(Giselle, 1982)、《P□ Norrbotten, 1985》、《天鵝湖》(Swan Lake, 1987)、《卡門》(Carmen, 1990)、《Pointiess Pastures, 1993》、《兩個人的獨舞》(Solo for Two, 1994)、《睡美人》(The Sleeping Beauty)、《她以前是黑人》(She Was Black, 1995)、《Rök, 1995》。
參照:
Selma Jeanne Cohen《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Dance》1998.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耶克,瑪茲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