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羅耀拉教育改革計畫 - 教育百科
耀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Loyola's Educational Reformation Planning
作者: 王連生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羅耀拉(Saint Ignatius of Loyola, 1491~1556)是西洋反宗教改革運動(the Catholic Counter-Reformation)中耶穌會(the Society of Jesus)的領導人物。為改進天主教會教規鬆弛,道德淪喪,形成神職人員世俗心重及教會秩序放縱散漫的腐化現象,他力主強化教會組織的嚴密,及加強良好的教育訓練,是抵抗新教派勢力擴大、重振舊教信仰以發皇聲望最有效的辦法。所以他非常注重教育的改革工作,在環球各地設立學校與傳道所,大力弘揚耶穌救世的精神,期能重建羅馬天主教會的傳統地位。
  羅耀拉教育改革的方向,一方面是基於抵制新教勢力擴張的挑戰,另一方面是基於促進教會嚴密組織的需求。他以其學術涵養及軍旅見識,發覺新教不但發展迅速 ,並且在人文主義(Humanism)和宗教的基礎上,積極推動高等教育,遂促成其體認對付新教向前發展,及在新教國家反擊新教的關鍵在於高等教育。是以其教育改革的重點,乃置於建立學院和大學的體系上,以及根據耶穌會教團本身特殊目的所作的教育改革措施。
  羅耀拉教育改革計畫的具體內容,包括耶穌教會的教育組織及其教育活動,擇要列述於下:
  1.為鞏固教會的領導中心,維護傳統的天主教地位,羅氏以其從軍經驗與騎士精神(the Chivalric Spirit),建立軍團制度(the System of Regiment),要求學生絕對服從規定,如同軍人一般以服從為天職。
  2.為發揮神職人員忠實服務教會、侍奉天主的信仰力量,羅氏教育改革的精神指標,在於結合學術與信仰的力量,引導學生學習回歸並榮耀上帝;因此他要求教材教法,必須符合教會的規定。
  3.為促進教會學校海內外的發展,培育服從教規、貞潔正直、安貧樂道、獨身熱誠,又有神學造詣與哲學修養的教師,是必要的條件;是以羅氏重視師資的培育,加強師資專業訓練與精神教育,確實是其獨到的創見。
  4.為使教會學校能為不同國家所接納,培養教會高級領導人才,對自我具克制力,對長官具服從心,對社會具洞察力,對時代具鑑別力,是其高級學院教育改進的方針與焦點。
  羅耀拉教育改革計畫之所以能促進耶穌會支配歐洲教育事業長達數世紀,其後又擴散至美洲及東方的最大關鍵,在於它既有教育計畫的遠見,又有教育實行的措施,更重要的是,它培養教團成員成為學校教師和教會領導人,不但能掌握宗教改革大變動的社會動向,而且可以證明具備自我克制力,對不同國家社會的要求,能因時因地有所變通。此為羅耀拉教育改革計畫之所以能策進耶穌會學校教育發展與擴充成功的一大祕訣。英國唯實主義(Realism)的大思想家培根(Francis Bacon)之所以稱讚耶穌會教育計畫的理由,即在於此。培根認為關於教育改革的途徑與措施,耶穌會的[教學大全](Ratio Studiorum)最為完備齊全,無懈可擊,因此沒有任何的教育改進措施,可以超越羅耀拉的教育改革計畫。證之此一計畫施行的成功,可見培根的讚譽,並非溢美之詞。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