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教育計畫 - 教育百科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jiào yù jì huà
解釋:
經由教育發展目標的訂定,教育系統資源的籌配,各項行動變通方案的客觀探討與明智的選擇,同時決定在某一特定時間內所應達到的目標,並設計有效實施方法與步驟,藉以實現教育的一種過程。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教育計畫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Educational Planning
作者: 黃昆輝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教育行政方面,「教育計畫」是指為教育未來發展所採取之持續的、動態的及系統的作業程序,包括分析社經背景、評估對教育的需求、訂定教育發展的目標、發展教育實施策略、選定可行方案、規劃付諸施行議案,以及進行實施成效的評鑑等要項。
  教育計畫的概念,是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UNESCO)推動國際性與區域性教育合作行動下的產物。早期的教育計畫主要在關切教育量的問題,例如如何充分運用有限的資源,促進基本教育的普及,作為國家經濟、社會、文化發展的基礎。其後的教育計畫轉而重視教育質的問題,例如如何在既有的教育基礎上提升教育品質,以促進國家社會、經濟、文化的轉型與起飛。晚近的教育計畫則在探求如何均衡教育量的發展與質的提升。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由於受到經濟、社會、教育等方面理論與實際研究之影響,教育計畫的觀念開始受到廣泛的重視。經濟學者發現,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的經濟高度成長,教育扮演了重要角色,人力資源的開發是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而教育計畫是開發人力資源的重要途徑。社會學者分析,教育人口的普及、教育機會均等的實現,以及國家的穩定發展,亦有賴教育計畫之實施。此外,有效運用教育經費、人力供需的平衡、學校系統的重新調整等,也需教育計畫的指引。
  完整的教育計畫包括策略性計畫(strategic planning)及運作性計畫(operational planning)兩方面。策略性計畫屬於原則性、前瞻性、長期性的計畫藍圖;而運作性計畫為策略性計畫指引下之具體、立即、短期的計畫。就計畫層級而言,一國的教育計畫先有國家整體性的教育計畫,次有地方性的教育計畫,最後才有學校發展計畫。這三層級的計畫均包括策略性與運作性計畫。
  教育計畫的達成常借助於經濟學領域之量化模式,如採用人力需求法(manpower demand approach)預估社會經濟發展所需的各類人力;運用社會需求法(social demand approach)了解社會大眾以及國家對於教育的需求;透過成本-收益法(cost-benefit analysis approach)選擇最有效的教育運用方案;經由系統分析法(system analysis approach)協助決策者做最佳的決定。此外,目標管理(management by objective)、團體參與(group participation)、動態計畫(interactive planning)等質的計畫模式,也日漸受到重視。
  最近教育計畫的工作重點有三:第一是重視與教育改革運動的結合;第二是在方法上於量的客觀分析基礎增加價值分析的分量;第三是開始注意學校本位(school-based)教育計畫方案。
  在教育經濟學方面,教育計畫係針對未來的教育行動而採取的一系列決定的歷程;該歷程至少包括五項連續且相互關聯的行動:(1)闡明教育發展目標;(2)診斷教育現況與推測未來發展趨勢;(3)評估各種可行的計畫方案,並予統合;(4)將擬訂之計畫轉換為實際,付諸行動;(5)評鑑與調適。
  教育計畫與另一相關聯的名詞「計畫教育」(planning education)有別;若採取較鬆懈的觀點,教育計畫與計畫教育有互用或混用的情形;若予嚴格區分,依國家政體、國情的不同,反映出來的計畫型式,頗有差異。教育計畫係屬一種象徵性的計畫,中央政府當局未預先確立教育發展目標,以供下級遵行,強調教育的選擇與自主,具有分權體制的性質,多半由先進國家,如美、德諸國採行。至於計畫教育,則先由中央政府當局研訂教育發展目標,交付下級遵照執行,強調教育效益與投資,為一種中央集權式的計畫型態,社會主義國家與開發中國家,多半採用此種型態。唯目前最樂於為各國採用之計畫型態,乃是統合計畫教育與教育計畫二者而成的折衷式教育計畫,以中央政府為核心,兼顧地方需要,如盧森堡、法國等國之教育計畫型態屬之。
  美國社會學者安德生(C.A. Anderson)認為「計畫」有下列五種特性,即:(1)與未來有關;(2)重點在採取行動;(3)有所設計;(4)決策與決策間有相互依賴性;(5)行動有持續性。
  另一位教育計畫專家庫姆斯(P. Coombs)認為計畫是一種繼續的歷程。在此歷程當中,不僅有明確的目的,尚應考慮達成此目的的最佳方案與途徑。
  計畫在預為籌謀,並達成預定的目標。教育計畫的研訂,首推蘇維埃聯邦(簡稱蘇聯)。在一九一七年以前,蘇聯是一個具有高度文盲率的國家。自一九二八年至一九六○年前後四十年間,蘇聯共實施了六個五年計畫,同時將教育計畫置於國家計畫發展之下,以配合其經濟改革與發展。
  世界各國對教育計畫的重視,則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的事情。基於社會、經濟環境的改變,國家發展必須從整體上加以考量。教育、社會、經濟三者成為互動的一環,特別是教育發展的成效,對於社會及經濟發展有著直接的影響,所以教育本身必須圖謀變革,以因應時代環境的需要。一九五六年,拉丁美洲各國教育部長在利馬舉行會議,雖然提出了拉丁美洲區域教育計畫的概念,但並沒有對教育計畫作一明確的定義。至一九六二年,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UNESCO)在聖地牙哥(Santiago)召開拉丁美洲教育、經濟及社會發展會議,對於「教育計畫」的定義,達成如下的共識:
  所謂教育計畫,是一個持續的、系統的歷程。其層面甚為廣泛,包括社會研究方法的應用與協調,以及教育、經濟及財政等相互的配合,與社會大眾的參與及支持。教育計畫針對確定的目標及經由妥適的步驟,提供給每一個國民發展潛能的機會,從而對國家、社會、文化及經濟發展作最有效的貢獻。
  前述美國社會學家安德生則認為「教育計畫是為未來教育上的活動,準備一套決定的歷程」。其所謂「未來」,即隱含著計畫的目的及導向,「歷程」則是指計畫的連續性而言。
  我國學者郭為藩(民七十二)。認為教育計畫是引導或進而控制教育發展使其能遵循預期途徑,達成規劃目標的作業。為了使規劃目標易於實現,就需要訂定方案、選擇方案以及評估整個的作業歷程。在這方面可以借重計畫程序及預算系統(planning-programming-budget System, PPBS)的作業程序與規劃技術。
  教育計畫是為將來的活動,所準備的一套有系統、有步驟的作業程序。旨在根據既定目標,衡量當前各項可資利用的資源,運用統計技術,以期透過教育發展,促進一國經濟、社會、政治全面發展的歷程。
  教育計畫是應用合理的科學方法來解決教育問題的歷程。這一程序包括了確定目標與可應用資源,分析各種不同計畫的可行性,決定何者為最合適的計畫,進而於一特定時間內完成一特定目標。教育計畫的歷程應包括:
  1.教育目標的明白確定。
  2.應付當前情況及未來趨勢的方法。
  3.教育策略的選擇與建立。
  4.判定其他計畫之可行性。
  5.將計畫付諸行動,並隨時協調各階層的差距。
  6.隨時評估與調整。
  目前世界各國教育計畫的作業程序,大多是依循這些步驟進行,也據此作為評鑑教育計畫的標準。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教育計畫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