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書舶庸譚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趙飛鵬
日期: 1995年12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書舶庸譚〕9卷,民國董康撰。董氏於民國15年(1926)冬,因遭北洋政府通緝,假冒上海大東書局沈玉聲之名,赴日避難,次年5月回國。自此以後,於22年、23年、25牢三度前往日本。或則應邀講學,或則參加湯島聖堂(孔廟)落成典禮,或則避暑熱海。為時數月或匝月即歸。曾先後遍遊東京、京都、長崎諸名勝。與日本學者內藤、狩野等往來甚密,並參觀各大公私藏書機構。其中蒐羅宏富,古刊祕錄,往往為我中土所無者。董氏就其所目見之舊槧孤本,記其版式,存其題識,校其訛謬。旁茂彈詞、戲曲、小說、詩話,若為吾國坊肆流傳極尠者,亦撮其大要,考其原委,存其回目,按日彙錄之。此實為近代書志中最為特殊者。積久成帙,版刻印行。
  本書共9卷。其所著錄書籍依分類統計如下:古鈔本19種、宋刊本57種、元刊本6種、明刊本及其他22種、小說16種。另有董氏自作之詩、詞、雜文等。通行本有民國已卯(28年)誦芬室重刊本。論者以為可繼楊守敬〔日本訪書志〕之後,為另一鉅著。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書舶庸譚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