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室內芭蕾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Chamber Ballet
作者: 張麗珠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舞蹈類型。為一種類似室內音樂之小型芭蕾舞團。伴以小型樂隊,由於室內空間有限,而其舞蹈動作亦較小,無法跳出如「大跳」〈Grand Jeté〉或「翦跳」〈entrechat〉等大動作之舞步。室內芭蕾興起於二十世紀初,提供機會使過去吟遊詩人式之歌謠表演,有復活之勢。可使觀眾在近距離中,與表演者面對面,因此舞者臉部的表情,乃至細小的手部姿勢可清楚看見。其故事之主題簡明扼要,以強調劇中之人物特質為焦點,音樂往往配合動作而非取代動作。服裝、佈景亦較簡單,在視覺上不如古典芭蕾之豪華壯觀,如此卻給予舞者有真正表達感情,與發揮舞藝的機會。另一方面由於製作成本較低,使正興起之現代芭蕾舞團減少一些經濟上的壓力,在舞作的內容上亦可以追尋新的題材,反映現代人的思想與生活。這種小型芭蕾非常適合影片、電視、歌舞劇和兒童劇院的演出。
參照: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Horst Koegler《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Ballet》1987.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室內芭蕾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