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蘞 - 教育百科
ˊ
  • 部首 ㄘㄠˇ
  • 部首外筆畫 17
  • 總筆畫 21
  • 漢語拼音 liánliàn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liàn
解釋:
參見「白蘞」條。
注音:
漢語拼音: lián
解釋:
[名]
一種枝葉繁盛細密的草。《詩經.唐風.葛生》:「葛生蒙楚,蘞蔓于野。」唐.孔穎達.正義:「陸璣.疏云:『蘞似栝樓,葉盛而細,其子正黑如燕薁,不可食也。』」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蘞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ㄌㄧㄢˋ

「白蘞」:植物名。葡萄科蛇葡萄屬,蔓性小灌木狀之草本。根為塊莖狀,葉互生為掌狀複葉,色青綠,卵形以至長橢圓狀卵形,先端尖或漸尖。五、六月間開黃綠色小花,排列成聚繖花序。果實為球形漿果。一般供觀賞,根可入藥。《說文解字.艸部》:「薟,白薟也。……蘝,薟或从歛。」亦稱為「白草」。

㈡ㄌㄧㄢˊ

草名,枝葉繁盛而細密。《詩經.唐風.葛生》:「葛生蒙楚,蘞蔓於野。」唐.孔穎達.正義引陸機.疏:「蘞似栝樓,葉盛而細,其子正黑如燕薁,不可食也。」

注音: ㈠ㄌㄧㄢˋ ㈡ㄌㄧㄢ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蘞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