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鞙 - 教育百科
  • 部首 ㄍㄜˊ
  • 部首外筆畫 7
  • 總筆畫 16
  • 漢語拼音 juān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juān
解釋:
[名]
牛車上懸綁車軛的皮帶。《說文解字.革部》:「鞙,大車縛軛靼。」
[動]
懸掛。晉.成公綏〈蜘蛛賦〉:「挂翼繞足,鞙絲置圍。」唐.元稹〈酬樂天東南行詩一百韻〉:「當心鞙銅鼓,背弝射桑弧。」
[形]
佩帶玉飾的樣子。《詩經.小雅.大東》:「鞙鞙佩璲,不以其長。」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鞙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ㄒㄩㄢˋ

1. 牛車上懸綁車軛於輗之皮帶。《說文解字.革部》:「鞙,大車縛軛靼。」清.段玉裁.注:「大車,牛車也。……然則軛縛於橫木,橫木縛於轅。縛於轅者輗也,軛縛於輗用靼。鞙亦作𩉥。《釋名》:『𩉥,縣也。所以縣縛軛也。』」

2. 懸掛。晉.成公綏〈蜘蛛賦〉:「掛翼繞足,鞙絲置圍。」唐.元稹〈酬樂天東南行〉:「當心鞙銅鼓,背弝射桑弧。」

3. 刀鞘。《龍龕手鑑.革部》:「(鞙),刀鞘也。」

4. 「鞙鞙」:佩帶玉飾貌。《詩經.小雅.大東》:「鞙鞙佩璲,不以其長。」漢.毛亨.傳:「鞙鞙,玉貌。」明.劉嵩〈送楊公望赴京得滿字〉詩:「舟航既汎汎,珮璲亦鞙鞙。」

㈡ㄐㄩㄢ

1. 馬尾。《廣韻.平聲.先韻》:「(鞙),(鞙)馬尾也。」《藝文類聚.卷九三.獸部上.馬》引南朝梁.蕭綱〈繫馬〉詩:「青驪沉赭汗,綠地懸花蹄。未垂青鞙尾,猶掛紫鄣泥。」

2. 有嚼口之馬絡頭。《集韻.平聲.先韻》:「(鞙),馬勒。」

3. ㄒㄩㄢˋ之又音。

注音: ㈠ㄒㄩㄢˋ ㈡ㄐㄩㄢ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鞙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