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禿吮蜜鳥 - 教育百科
禿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Noisy Friarbird
日期: 2007年1月
出處: 脊椎動物百科全書
辭書內容
學名:
Philemon corniculatus
形態:
體長30~34公分。喙厚實黑色,略下彎,上喙基部暗黃色,最大的特徵是上喙基部有黑色突起。腳黑色,頭部至後頸部皮膚裸露呈黑色,僅有少許的短毛覆蓋。背部、翼羽和尾羽褐色。下頷、喉部至前胸為白色,有深色細縱紋。腹部及尾下覆羽白色。眼睛虹膜紅色。
分布:
共3亞種,分布於新幾內亞南部、澳洲東部。
生態習性:
棲息於開闊的森林以及低海拔的疏林地。經常成群聚集在開花的樹上,粗聲刺耳地爭吵著搶食銀樺和尤加利樹的花蜜和果實,此外也會吃昆蟲,昆蟲提供蛋白質豐富的食物,而花蜜則提供了充足的糖分。大多數時間都在很高的樹冠層上活動,但是由其喧鬧的聲音和富攻擊性的行為,很容易可以發現蹤影。在7月至次年1月的繁殖期中,鳥群會解散,配對的禿吮蜜鳥會發出刺耳的叫聲,宣告其繁殖和覓食的領域。杯狀的鳥巢大型,通常位於樹木高層的分枝上,由草和樹皮所構成,並且用蜘蛛絲將巢材結合在一起,每窩產卵2枚,由雌鳥單獨孵卵,雌鳥和雄鳥一起育雛。
綱:
鳥綱(Class Aves)
目:
雀形目(Order Passeriformes)
科:
吸蜜鳥科(Meliphagidae)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禿吮蜜鳥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