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黃斑蝮鯙 - 教育百科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黃斑蝮鯙
英文名: Echidna xanthospilos
描述:
體延長而呈圓柱狀,尾部側扁;肛門位於體長中央點之後。吻部較短。眼徑比例和大多數鯙類相當,但眼徑比例會隨體長增加而減小。頭部側線孔明顯。牙齒為臼狀,隨著成長齒數會略為增加;上頜僅單列;下頜齒為2-3列;鋤骨齒1-3列,由口內頂部向後方延伸為條狀。頭部、魚體及鰭部的底色為暗褐至黑色,全身遍布許多明顯黃色至白色的圓形或多圓聚合形斑點,斑點直徑約為眼徑的0.5-3倍;隨著成長,斑點大小比例減小,且斑點的數量增多;有些位於魚體腹部的斑點,相互連接成不規則的條狀斑紋。
分布:
分布於西中太平洋區,包括印尼、巴布新幾內亞及臺灣東南部的成功一帶海域。
作者: 臺灣魚類資料庫
授權方式: 創用CC
資料來源: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Yellow-sponed Moray
日期: 2007年1月
出處: 脊椎動物百科全書
辭書內容
學名:
Echidna xanthospilos (Bleeker, 1859)
形態:
體型中等;尾部較短,肛門位於體長中央點之後;吻部較短;眼徑比例和大多數鯙類相當,但眼徑比例會隨體長增加而減小。頭部側線孔明顯。頭部、魚體及鰭部的底色為暗褐至黑色,全身遍布許多明顯黃色至白色的圓形或多圓聚合形斑點,斑點直徑約為眼徑的0.5~3倍;隨著成長,斑點大小比例減小,且斑點的數量增多;有些位於魚體腹部的斑點,相互連接成不規則的條狀斑紋。牙齒為臼狀,隨著成長齒數會略為增加;上頜僅單列;下頜齒為2~3列;鋤骨齒1~3列,由口內頂部向後方延伸為條狀。採獲標本的體長由22.2~90.5公分。其中90.5公分的個體,是全世界蝮鯙類中所記錄到最大的體長。
分布:
台灣東南部的成功一帶海域、薩摩亞、印尼爪哇及斯里蘭卡的附近海域。
生態習性:
黃斑蝮鯙是一種生活於熱帶珊瑚礁區的罕見鯙類,捕食甲殼類、魚類或頭足類。它的生態習性還不太為人所了解。
利用:
本種鯙類相當罕見,漁民採獲後多不敢食用,但由於其顏色漂亮,體形可愛,因此非常適合海洋生物博物館等大型水族館來飼養、展示。只是活體相當不易採得。
門: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亞門: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綱: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首綱: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亞綱: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組: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亞組:
海鰱亞組(Subdivision Elopomorpha)
目:
鰻鱺目(Ordre Anguilliformes)
亞目:
海鱔亞目(Suborder Muraenoidei)
科:
鯙科或海鱔科(Family Muraenidae),Moray Eels,Morays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黃斑蝮鯙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