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搉 - 教育百科
ˋ
  • 部首 ㄕㄡˇ
  • 部首外筆畫 10
  • 總筆畫 13
  • 漢語拼音 què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què
解釋:
[動]
1.敲擊。《說文解字.手部》:「搉,敲擊也。」《漢書.卷二七.五行志中之上》:「先是高后鴆殺如意,支斷其母戚夫人手足,搉其眼以為人彘。」唐.顏師古.注:「搉,謂敲擊去其精也。」
2.商量。《文選.左思.吳都賦》:「剖判庶士,商搉萬俗。」也作「榷」。
3.引述。《漢書.卷一○○.敘傳下》:「揚搉古今,監世盈虛。」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搉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相關資料連結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_搉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叩、敲擊。《說文解字.手部》:「搉,敲擊也。」《漢書.卷二七.五行志中之上》:「先是高后鴆殺如意,支斷其母戚夫人手足,搉其眼以為人彘。」宋.王安石〈酬王詹叔奉使江東訪茶法利害見寄〉:「豈嘗搉其子,而為民父母。」

2. 商量。晉.左思〈吳都賦〉:「剖判庶士,商搉萬俗。」清.孫濤《全唐詩話續編.李華》:「(李華)因作〈弔古戰場文〉,極思研搉,已成,謬為故書,雜置梵書之庋。」亦作「榷」。

3. 約略、粗略。《漢書.卷一○○.敘傳下》:「揚搉古今,監世盈虛。」清.王念孫《讀書雜志.漢書雜志.連語》:「揚搉古今,猶言約略古今,非舉而引之之謂也。」晉.左思〈蜀都賦〉:「吾子豈亦曾聞蜀都之事歟,請為左右揚搉而陳之。」

注音: ㄑㄩㄝ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搉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客家語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