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說文解字詁林及補遺〕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陳友民
日期: 1995年12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說文解字詁林及補遺〕,凡1,360卷,丁福保編纂。民國17年(1928)上海醫書局初版;20年改由上海商務印書館刊行,增附「補遺」;65年臺北商務印書館重印,增附「四角號碼總索引」;66年臺北鼎文書局影印,將「補遺」部分併入正文編排。
  該書係丁氏為了便利後人研讀〔說文〕,花費30多年的工夫,彙集南唐徐鉉、徐鍇和清人藏琳以下近300家有關〔說文〕研究、考訂、論評、註釋和校勘的文獻資料,經由條分縷析、排比歸類等步驟,或編於書首,或分別繫於許書各字之下,彙輯成帙,是研究〔說文〕重要的資料彙編書。
  目前商務印書館重印本,裝訂為17巨冊,各冊的內容略述如下:第1冊以〔說文〕的論述為主要內容,另外並有引用書目和通檢等資料。依其性質畫分,又可分為卷首、前編和通檢3部分,茲將本冊內容情況製成簡表,俾便查閱:
  
  第2-14冊為〔詁林〕正編,收錄單字凡14,000餘字,依許書次第,逐字編排。每字提行為一條,重文附之於後,釋文所引各書排比次序,依次為大徐本、小徐本、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桂馥〔說文義證〕、王筠〔說文句讀〕和〔說文釋例〕、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各家學說、各家引經考證及古語考、各家釋某字或某釋句、各家金石龜甲文字。  第15、16兩冊為補遺,所收論述資料大致依第1冊卷首和前編各項的次第,增補輯入;所收單字9,000餘字。也是依第2-14冊〔詁林〕正編各字的次第,分別增補輯入;末附通檢1種,與〔詁林〕正編的通檢相仿佛,也是按楷書部首、筆畫順序編排的。
  由於〔詁林〕正編和〔補遺〕兩者的索引,係各自分別編纂,且係按部首、筆畫順序編排,查閱頗感不便。因此,商務印書館值重印之際,將兩編索引歸併為一,依楷書字體並按四角號碼檢字法編製索引,混合編排正編、補遺的頁碼,名之為〔說文解字詁林及補遺綜合索引〕,列為第17冊。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說文解字詁林及補遺〕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