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搦 - 教育百科
ˋ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nuò
解釋:
  1. 握、持。
    【例】搦管
  2. 挑惹、挑釁。
    【例】搦戰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搦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nuò
解釋:
[動]
1.壓抑。《文選.左思.魏都賦》:「搦秦起魏,威振八蕃。」
2.握、持。如:「搦管」。《三國魏.曹植.幽思賦》:「搦素筆而慷慨,揚大雅之哀吟。」《董西廂》卷二:「緊搦著鐵棒。」
3.撫、摩。《文選.班固.答賓戲》:「當此之時,搦朽磨鈍,鈆刀皆能一斷。」唐.段成式《酉陽雜俎.卷九.盜俠》:「乃舉手搦腦後,五丸墜地焉。」
4.挑惹、挑釁。如:「搦戰」、「單搦」。《薛仁貴征遼事略》:「躍馬橫鎗搦眾官百姓。」元.陳以仁《存孝打虎》第三折:「不索你搦咱,更怕你會征伐。」
5.捕捉。《北齊書.卷一五.厙狄干傳》:「士文聞之,令人捕搦,捶楚盈前,而哭者彌甚。」《敦煌變文集新書.卷五.李陵變文》:「四面圍之,一時搦取。」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搦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la̍k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 掌握、握有。
  2. [[動] ] 用手緊握、揉捏。
  3. [[動] ] 清理。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_搦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壓抑。《說文解字.手部》:「搦,按也。」晉.左思〈魏都賦〉:「搦秦起趙,威振八蕃。」

2. 握、持。如:「搦管」。《玉篇.手部》:「搦,持也。」三國魏.曹植〈幽思賦〉:「搦素筆而慷慨,揚大雅之哀吟。」《董西廂》卷二:「緊搦著鐵棒。」

3. 撫、摩。漢.班固〈答賓戲〉:「當此之時,搦朽磨鈍,鈆刀皆能一斷。」唐.段成式《酉陽雜俎.卷九.盜俠》:「乃舉手搦腦後,五丸墜地焉。」

4. 捕捉。《北齊書.卷一五.列傳.厙狄干》:「士文聞之,令人捕搦,捶楚盈前,而哭者彌甚。」《敦煌變文.李陵變文》:「四面圍之,一時搦取。」

5. 挑惹、挑釁。如:「搦戰」、「單搦」。《薛仁貴征遼事略》:「躍馬橫鎗搦眾官百姓。」元.陳以仁《存孝打虎》第三折:「不索你搦咱,更怕你會征伐。」

6. 量詞。相當於「把」。元.王實甫《西廂記.第四本.第一折》:「繡鞋兒剛半拆,柳腰兒勾一搦,羞答答不肯把頭抬,只將鴛枕捱。」

注音: ㄋㄨㄛ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搦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臺灣台語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