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觀音山第三層-紫蘇輝石安山岩 - 教育百科
-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知識單元
簡介:
觀音山是臺灣北部岩區中最西北側之火山單元,以淡水河與大屯火山群遙遙相望,基本上為單一中心噴發的複式火山。觀音山火山之主體可能是一中央噴發之錐狀火山,錐體半徑約1~2公里,噴發中心在觀音山主峰之東南方。在凌雲山一帶之半環形之連峰可能是火山口壁之西側。在此以東,在石壁坑附近之地形,呈馬蹄狀之半圓形凹陷可能是火山口所在,但火山口之東壁已經爆破或塌陷而崩潰,其部分碎屑構成分布於凌雲山以東地區之集塊岩或原先之火山碎屑流與火山礫岩。 觀音山出露之主體並未含有可觀的火山碎屑岩,仍以厚層的岩流為主。觀音山噴出熔岩流也和大屯火山群相似,均以安山岩為主。一般安山岩常呈灰或灰黑色,且多呈斑狀結構,由結晶較粗大之斑晶散布在石質細密之石基中。斑晶礦物以鎂鐵礦物為多,包括橄欖石、輝石、紫蘇輝石、角閃石、黑雲母等礦物,此外還有灰白色的斜長石。石基以斜長石和一些鎂鐵礦物的微晶(肉眼不能分辨的)和無結晶的火山玻璃所組成。 本區安山岩熔岩依噴發之先後,由下而上可分別為三層,各層岩石在組織上和成分上都有多少不同。 紫蘇輝石安山岩、角閃石紫蘇安山岩屬頂層(第三層),顏色淡灰色或灰紫,斑晶細小不顯著。有時可見有細長之紫蘇輝石或角閃石之小晶,石基較多包含微晶與玻璃質。本層主要分布在火山中央之頂部,由觀音山主峰至崩山一帶。
知識 1:
斑晶細小,肉眼觀察下,除長條狀角閃石外,其餘皆不甚顯著
資料來源: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_觀音山第三層-紫蘇輝石安山岩
國內產地: 台北縣八里鄉
學域-大分類: 地質-岩礦類
岩石分類: 火成岩
岩石類型: 岩漿岩
紀錄類別: 火成岩知識單元
授權資訊: 授權請洽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相關業務聯絡人:謝玉鈴小姐
04-23226940*786
ling@nmns.edu.tw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