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學習張海迪活動(大陸地區)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牧原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學習張海迪活動是大陸地區對廣大青少年進行德育教育的一項活動,在一九八三年春夏之間推動。張海迪是中國共產黨員,山東省莘縣廣播局無線電修理工;一九六○年張海迪五歲時患脊髓血管瘤,幾經治療不癒,造成嚴重高位截癱,胸部以下肢體失去知覺和功能,只能在病榻和輪椅上生活,但張海迪以驚人的毅力自學了小學和中學的全部課程,又學習了英語、日語、法語等,還刻苦鑽研了人體解剖學、內科學、針灸學等十幾種醫學書籍和醫科院校的部分教材,又學習了無線電技術、音樂、繪畫、書法等多種知識和本領。多年來,她翻譯了外文著作及資料幾十萬字;為群眾治病一萬多人次,使一些癱瘓病人重新站立行走起來;她鼓勵有病殘的青少年樂觀的對待人生,因而被讚譽為是「中國的保爾‧柯察金」、「八十年代的新雷鋒」。
  張海迪的事跡在報刊發表以後,受到中共和國家領導人的重視。一九八三年,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中央召開命名表彰大會,授予張海迪「優秀共青團員」的稱號,並號召全國共青團員和廣大青少年向張海迪學習。自此學習張海迪活動以聽報告、看錄影帶、座談討論、與張海迪通信交談等多種方式在各地青少年中展開。報刊等媒體也以多種方式宣傳報導張海迪的事跡,中央電視臺專題播放了張海迪報告的錄影帶,〔中國青年報〕除了刊登介紹張海迪事跡的文章和報導之外,還連續發表了張海迪的評論文章,及介紹張海迪事跡的連環畫、張海迪的日記摘抄等。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學習張海迪活動(大陸地區)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