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眚 - 教育百科
ˇ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hěng
解釋:
  1. 眼中生翳。即眼睛長了遮蔽視線物的病。
  2. 災禍、災難。
    【例】疾眚、天眚
  3. 過失。
    【例】吾不以一眚掩大德。(《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眚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hěng
解釋:
[名]
1.眼睛長了遮蔽視線的病。《說文解字.目部》:「眚,目病生翳也。」
2.疾病、疾苦。唐.沈既濟《任氏傳》:「鄭子如市,果見一人牽馬求售者,眚在左股。」
3.過失。《左傳.僖公三十三年》:「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
4.災禍、災難。《易經.訟卦.九二》:「不克訟,歸而逋其邑,人三百戶無眚。」
[動]
減省。通「省」。《說文解字.目部》「眚」字.清.段玉裁.注:「眚,又假為減省之省。」《周禮.地官.大司徒》:「七曰眚禮。」唐.賈公彥.疏:「眚禮者,謂吉禮之中眚其禮數。」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眚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眼生翳病。《說文解字.目部》:「眚,目病生翳也。」

2. 疾病、疾苦。唐.沈既濟《任氏傳》:「鄭子如市,果見一人牽馬求售者,眚在左股。」

3. 過失。《書經.舜典》:「眚災肆赦,怙終賊刑。」《左傳.僖公三十三年》:「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

4. 災禍、災難。《易經.訟卦》:「不克訟,歸而逋其邑,人三百戶無眚。」《後漢書.卷三○下.郎顗襄楷列傳.郎顗》:「如是,則景雲降集,眚沴息矣。」

5. 減省。通「省」。《說文解字.目部》「眚」字清.段玉裁.注:「眚,又假為減省之省。」《周禮.地官.大司徒》:「七曰眚禮。」唐.賈公彥.疏:「眚禮者,謂吉禮之中眚其禮數。」

6. 消瘦。《周禮.夏官.大司馬》:「以九伐之法正邦國,馮弱犯寡則眚之。」唐.賈公彥.疏:「眚瘦其他,使不得強大也。」《新唐書.卷一九六.隱逸列傳.武攸緒》:「晚年肌肉銷眚,瞳有紫光。」

注音: ㄕㄥˇ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眚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