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文縟節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fán wén rù jié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繁文縟節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fán wén rù jié |
解釋:
繁縟的儀式禮節。也作「繁文末節」、「繁文縟禮」。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繁文縟節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成語典
注音: | |
釋義: 繁瑣的儀式或禮節。語本唐.元稹〈授王永太常博士制〉。 |
|
典故說明:
「繁文縟節」典源作「繁文縟禮」,指繁縟的儀式禮節。〈授王永太常博士制〉是元稹代皇帝所擬的詔命,太常博士在唐代主要為掌管宗廟禮儀之官。古時天子祭祀祖先和天地,儀式禮節十分複雜,需有專人教授。因此皇帝下詔,任命王永為太常博士,負責在朝廷中教導諸生祭祀、參拜的禮節。後來「繁文縟節」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繁縟的儀式禮節。出現「繁文縟節」的書證如清.魏源《默觚下.治篇一一》:「以繁文縟節為足黼太平;以科條律例為足剔奸蠹。」
|
|
用法說明:
語義說明
形容繁縟的儀式禮節。 使用類別 用在「禮儀繁複」的表述上。 例句
|
|
辨識: 近義成語 |
|
典源: 唐.元稹〈授王永太常博士制〉(據《全唐文.卷六四九.元稹》引)朕明年有事於南郊(1),謁(2)清宮,朝太廟(3),繁文縟禮,予心懵然(4)。雖舊章具存,而每事思問。求可以教諸生習儀於朝廷者,有司以扑齥上,求其勉慎所職,無令觀聽者有云,可守太常博士。
〔注解〕 (1) 南郊:京城南面的郊外,通常為太廟所在,古代天子於此祭天祀祖。 (2) 謁:音|ㄝˋ,進見、拜見。 (3) 朝太廟:朝,參拜。太廟,天子為奉祀其祖先而興建的宗廟。 (4) 懵然:糊塗無知的樣子。懵,音ㄇㄥˊ。 |
|
書證:
01.宋.李光《讀易詳說.卷四.坤下巽上》:「宗廟之禮,莫盛于始盥之時。蓋精誠蘊于內,而威儀肅于外。孔子于既灌之後不欲觀者,蓋繁文縟節,容有偽焉,有不足觀者矣。」
02.明.呂坤《呻吟語摘.卷下.世運》:「官盛從豐供,繁文縟節,逐奔世態而以教養為迂儒。世道可為傷心矣!」
03.明.章潢《圖書編.卷一三.三禮總敘》:「是故求禮者,無求禮於書,而求諸吾心之天,則渾然大中之道,已在乎我。雖至敬無文,而繁文縟節實自此出也。」
04.清.朱彝尊《經義考.卷四三.易.程氏周易啟蒙輯錄》:「《書》則備讀諸家,而求其疏通知遠之實;《詩》則要性情之發,而驗其興觀群怨之機;《禮》則審於節文度數之宜,而略其繁文縟節之末。」
05.清.盛世佐《儀禮集編.卷首上.綱領.通論制禮之本》:「子曰『禮云禮云,玉帛云乎哉!』言禮則曰復、曰約;言教則曰一、曰不多,繁文縟節,非聖人語。」
06.清.魏源《默觚下.治篇一一》:「以持祿養驕為鎮靜;以深謀遠計為狂愚。以繁文縟節為足黼太平;以科條律例為足剔奸蠹。」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成語典_繁文縟節 |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會員投稿&教育Wiki
教育Wiki
時間
版本內容
投稿者
您查詢的詞條還尚未有會員貢獻內容,若您有注音、釋義或圖片,歡迎透過會員上傳分享給教育百科,
我們將審查上架您貢獻的詞條,供其他使用者參閱。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