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酸霧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Acid Fog
日期: 2002年2月
出處: 環境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為酸性霧之總稱,酸霧所含之酸性物質大部分為SO2、NOx與碳氫化合物的衍生物或二次污染物,包括了硫酸、硝酸、鹽酸等無機酸,和甲酸、乙酸、丙酸等有機酸。霧之含水量比雲較低約為0.1gm-3,比較容易沉降或消散,而城市中的霧,酸性較強,其形成之方式有兩種途徑:較大部份是因霧滴與大氣中之氣態污染物如SO2、NOx、H2SO4、HNO2、HNO3與HCl或有機酸及酸性鹽類在經碰撞,吸收,溶解,氧化等作用成為酸性霧滴,另外的途徑為以硫酸鹽,硝酸鹽被懸浮微粒表面吸收並與霧滴結合成積聚模粒子之酸霧,此種方式以工業區之石化燃料燃燒所排放硫化物、氮氧化物所造成。
  近代歷史上因酸霧造成的災難很多,在1930年12月比利時Meuse River Valley地區因熱逆流(thermal inversion)聚集了38ppm之SO2酸霧,造成60人與許多家畜之死亡;在1948年美國賓州Donara地區同樣因為高濃度SO2排放也造成20人之死亡;及在1952年倫敦因工業區所排放高濃度約1.3ppm SO2與4.5mgm-3懸浮微粒所形成之酸霧造成3500至4000人之死亡。在美國洛杉磯也因汽車排放所含高量之碳氫化合物與NOx所形成之酸霧造成對健康之傷害。下列表中即為倫敦與洛杉磯之酸霧不同之處:
  
  二氧化硫與氮氧化物在大氣中反應步驟如下:
  (1)由氣態化合物被水滴或粒子表面吸附。
  (2)由氣態化合物轉化為氣態——液態介面(Air-liquid interface)如:
  SO2(g)→SO2(l)
  NO2(g)→NO2(l)
  NO(g)→NO(l)
  SO2(g)、NO2(g)、NO(g)等為在氣態相,而SO2(l)、NO2(l)與NO(l)為液態相中。
  (3)形成水相平衡狀態的溶解化合物,
  如:
  
  (4)由水滴表面再移轉至較大液相之水滴或粒子。
  (5)在水滴或微粒子起化學反應如: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酸霧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