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教材編寫方針(大陸地區)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梁一鳴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大陸地區中小學教材編寫的方針,由原教育部及後來之國家教育委員會負責制定,直接反映中共中央政治局的意向,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偏向。
  一九五○年代初期提出的中小學教材編寫方針,是:貫徹社會主義思想,採用系統基本科學知識,注意吸取先進的科學成果;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立場、觀點、方針來解釋各種問題;貫徹理論與實際結合的原則,教育與生產勞動結合原則,把科學原理、法則、定律與工農業建設、革命鬥爭結合起來;符合教學原則,適合各科教學目的與學生年齡特徵;吸取蘇聯的先進經驗。一九五○年代初期的中小學教材編寫以蘇聯出版的教科書為藍本,結合大陸地區實際情況予以適當改編,並加插鄉土教材。
  一九六○年,大陸地區新編十年制中小學教材的編輯方針是:「以毛澤東思想為指針,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和方法解釋自然界現象和社會現象及社會歷史;貫徹黨的總路線和教育方針,培養學生的共產主義世界觀和共產主義的道德品質,注意清除資產階級思想,加強反對帝國主義的教育,十年制教材在程度上要求達到十二年制的水平;要刪除不必要的重複和落後的知識內容,建立適合學生程度的學科體系。」
  一九七七年統編十年制中小學教材的編輯方針是:「為實現四個現代化培養又紅又專的人才打好基礎,在教材中要徹底清除『四人幫』的流毒和影響;教材內容要以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為指導,但馬克思主義哲學是指導,不能代替各科教材的具體內容;教材內容要有利於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但要通過各科教材的具體內容進行,而不是空發議論;正確體現理論和實際關係,不能脫離基礎知識講應用和生產技術細節;加強和精選基礎知識,重視基本技能的訓練,啟迪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的能力。」
  一九八六年修訂中小學教材編審方針時提出的指導思想是堅持教育三個面向--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堅持教育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針和基礎教育為培養社會主義公民和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四有』人才奠定基礎的目標;把教育的實際效果放到第一位,適當降低教學內容的難度,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教學要求要明確。」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教材編寫方針(大陸地區)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