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人際關係訓練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Human Relations Training
作者: 賈馥茗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人際關係訓練是美國許多機構為改進工作者的表現,尤其督導和經理級的人物,以能自覺而善待別人來提高機構效率所施行的一種訓練。
  訓練原稱「霍桑研習」(Hawthorne Studies),始於西部電機公司(Western Electric Company),以小組(十至十二人加催化者)共聚一堂,訓練二至六天,是一種非學術性的訓練。
  訓練以心理的「自覺」(self-awareness)為主,尤以覺悟到在一組人員中自己加諸於別人的壓力為核心。就經理級人員而論,先要覺悟自己給予別人的壓力,要能先反省自己,更要能了解別人,然後才能反省到自己身上。訓練的架構是設定四種覺察的狀況:第一種是自知(即自覺)又為別人所知;第二種是為別人所知,但不自知;第三種是自知而不為人所知;第四種人己皆無所知。訓練的目的即在促成第一種狀況,自知又能知人,有賴於自我反省所得的自覺,同時減少第二第三兩種 「不知」的部分,特別要免除第四種狀況。
  訓練的實施是由具有自覺者經小組談話和討論等方式以改進無自覺者。受訓者經過訓練過程,減少彼此間的生疏和防衛心理,達到互信而和善相處,其效果即是自覺的增加,實則是自我反省的結果。用於與人相處的情境,從別人的反應以了解別人,並由別人對自己的反應而反省自己對別人的方式是否適當,是獲得良好人際關係的要點。
  此種訓練雖行於美國工商業,卻可用於師資訓練,訓練缺乏教學經驗的、或過分自信、或善用權威的教師增加自我反省,由了解學生和學生的反應而反省自己,以改進教學態度和教學方法,有助於提高教學效果。此外,亦可用於一般學生以增進其人際關係能力。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人際關係訓練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